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甘肃巧解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难题

成功研发用凹晶材料治理污染土壤技术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海川 发布时间:2015-03-04
  近日,甘肃省科技厅鉴定通过了《凹晶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的集成技术研究》项目,为饱受土地重金属污染的镉大米、铅蘑菇地区带来福音。

  据资料显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些区域普遍存在镉、汞、铅、砷等异常,城市及其周边普遍存在汞铅异常,部分城市明显存在放射性异常。湖泊有害元素富集,土壤酸化严重。研究证实,镉、汞等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污染存在密切关系。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明显富集并与人口密集区、工矿业区存在密切相关性,土地重金属污染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如镉大米、铅蘑菇等。

  研究人员解决这道难题采用的原料是凹凸棒与水。在甘肃白银市白银区王岘镇沙坡岗村,研究人员将提纯加工后的凹凸棒被放入受污染的农田中,再灌入水,经过物理作用,农田中的重金属离子被牢牢地吸附在凹凸棒上。在水的作用下,吸附了重金属离子的凹凸棒很快炸裂、粉粹,顺着事先开辟的导流渠流到农田旁的收集池中,再经过电离作用,与吸附于其上的重金属离子事先分离。试验过后,原本饱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恢复了生机,已可以重新种植;而池中的重金属离子则可以通过电解、沉淀、萃取得到回收。实验表明,经上述流程,可回收纯度高达99.99%的高纯度镉。

  凹凸棒又称坡缕石,是一种黏土矿物,在石油、化工、建材、造纸、医药、农业中被广泛应用。甘肃省凹凸棒探明储量高达10亿吨,居世界第一,但在产业开发方面尚属空白。专家表示,凹凸棒具有强大吸附力,且遇水即可崩散,重金属离子无法溶于水,二者与水的结合恰好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物理特性,使重金属离子得以随凹凸棒碎块,流出受污染农田,相比目前世界上仍在试验阶段的化学、生物方法,使用凹凸棒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