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2015年中国观赏石协会工作要点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5-02-28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中国观赏石协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中求进,推动赏石文化创新发展,全面完成中石协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重点完成协会“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赏石文化“创新工程”

  在已经完成的三项“创新工程”——启动“全国赏石日”,印发《观赏石石种命名指南》,开展价格评估培训班、建立价格评估师队伍并继续深化进行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其他三项“创新工程”。

  完成《中国石谱》(包括“绪论”、“中华赏石文化史论”、“中国历代石谱概论”、“中国观赏石图典”、“中国观赏石资源及分布”)的编撰和出版。

  观赏石鉴评标准(国标)已经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颁布,要加大“国标”的宣传和实践工作,在不同的展会活动中,尤其是协会冠名服务的展会中,以“国标”为鉴评活动的依据,深入贯彻实践活动,检验“国标”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努力提高实践效果。

  启动完成《中国观赏石年鉴》的编撰出版初稿。积极依靠全国各级协会,认真收集多年来赏石文化发展的详细资料,为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二、认识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组织编制协会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三五”规划纲要)

  在总结“十二五”规划编制和落实的经验基础上,开展赏石文化行业有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发展形势、做出科学论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形成总体规划框架,以利于今后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观赏石作为石质艺术品的认识,扩大赏石文化影响力

  利用“赏石艺术”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观赏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落实“申遗项目五年计划”,研究“非遗”相关政策,开展培训、保护等工作,为各省地方石种“申遗”创造良好条件。

  和旅游卫视加强合作,利用电视媒体的高端平台,开展赏石文化流派的宣传,形成赏石流派的宣传年。赏石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赏石流派,如伴随改革开放崛起的柳州赏石,以灵璧石、太湖石等为代表的四大名石的古典赏石,以西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为代表的大漠赏石,以长江为依托的长江石文化,以及中原地区的河洛赏石、齐鲁赏石,沿海一带的海派赏石、岭南赏石等,这些流派和风格构成了全国赏石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赏石流派的宣传,有利于确立艺术门类,增强品赏魅力,凸显赏石艺术属性。

  四、全力抓好三项活动,提升赏石文化影响力

  “8·30全国赏石日”已经连续举办三次,节日氛围日渐浓厚,已经成为全国石友自己的节日。2015年要落实好举办地点,科学谋划,突出主题和重点,与举办地做好协调工作,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全民赏石氛围。

  落实好“2015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的系列活动。2015年9月23日,中国观赏石协会、阿拉善左旗、台湾花莲县文化局在阿拉善联合举办“2015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要协调好两岸石友的联络工作,建立良好工作机制,精心策划,突出主题和宗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展会质量和安全。

  推动观赏石精品走进高雅艺术殿堂。观赏石作为石质艺术品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艺术属性,尝试推动观赏石精品展登上国家博物馆等高雅艺术殿堂,让更多的人感受赏石文化的艺术魅力。

  五、探索新的创新工作,为赏石文化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筹划建立观赏石资料数据库。十年来赏石文化的快速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需要进行系统整理,为赏石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为此,我们籍互联网等高技术手段,筹划建立一个观赏石行业的资料数据库,要做好项目要求设计和系统开发,实现系统试运行。

  筹备建设常态固定的展销场所和制度。面对全国范围日渐繁荣的观赏石展会市场,协会一直以来依靠全国各地举办大型展览活动,而建设一个常态化的固定展览展示展销场所,规范市场活动已经提上日程,要加强观赏石文化市场建设研究,科学谋划市场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打造一个属于全国观赏石界的文化活动场所。

  探索建立观赏石鉴评中心和观赏石网上展示、交易平台。协会着力进行观赏石鉴评师、评估师队伍的建设,为观赏石鉴评中心提供了可靠的队伍保障,建立观赏石鉴评中心将对观赏石行业向更高业态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探索赏石文化走进孔子学院。利用孔子学院作为全球公认的中华文化最好的对外宣传窗口,以及遍布全球数以千计的学院、学堂,让世界领略赏石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魅力。

  六、保护资源,推动“绿色赏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措施,加大全国各地及“之乡(城)”绿色赏石的理念宣传,推动各地进一步加强观赏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强化环保意识,做到观赏石的可持续发展。

  七、继续做好各项常态工作

  进一步抓好观赏石“之乡(城)”、“基地”的冠名服务工作。要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之乡(城)”、“基地”发展规律,提出深化服务管理的办法措施,引导和推动“之乡(城)”、“基地”健康持续发展。

  抓好观赏石鉴评师、价格评估师培训和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修改后的“观赏石鉴评师资格评审办法”,做好第五批鉴评师的评审工作,不断提高观赏石行业鉴评师队伍建设水平。

  完成寻找“杰出奉献者”和“特殊贡献者”活动,利用报、刊、网、电视、微信等媒体,挖掘赏石活动中的典型人物事迹,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形成示范效应。

  加强组织建设。做好会员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各地协会搞好组织建设,帮助有关协会完成换届工作,并继续推进黑龙江、四川(重建)等省建立省级协会。

  八、加强内部业务能力建设,夯实服务工作基础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加强社团组织管理的文件精神,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及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行事有法可循;调整组织机构,加强科学管理,增强素质能力和法制观念,适应新形势和工作需要,搞好对全国石友的服务工作,真心团结,真诚服务,建设和谐团结的“观赏石爱好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