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在鹤峰县布下的第一口页岩气资料井——“鹤地1井”。 胡志喜 摄
湖北缺煤少油,能源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个省页岩气储量比较丰富,预测资源量达9.48万亿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五。为加快开发利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对几个重点靶区进行勘查并取得可喜成绩。岁未年首,记者前往恩施州鹤峰县,实地采访了页岩气勘查进展情况。
深山竖起“鹤地1井”,瞄准勘探开发“甜点区”
1月22日,记者一行驱车从恩
施出发,沿着崎岖山路,一路颠簸3个半小时,终于来到鹤峰县中营乡韭菜坝村金家坪。
这里海拔1583米,气温零下7摄氏度,寒风刺骨。穿上厚厚的红色工作棉服,戴上安全帽,记者跟随钻探人员来到华电集团控股公司——湖北省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在鹤峰布下的第一口页岩气资料井——“鹤地1井”平台,只见3名钻井工人正在提钻、换钻头、下套管、下钻,忙得不亦乐乎。
23.5米高的钻塔耸立在一片萝卜地里,军绿色的塔衣上写着“气化湖北”4个大字。平台上,湖北省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工程师、“鹤地1井”项目经理郭光旭告诉记者:“去年11月15号‘鹤地1井’正式开钻,原计划2月15日完钻,但这里地质结构复杂,目前遇上一个破碎带,估计有70米厚,钻头一钻就垮塌,钻井速度大大放缓,目前进尺才109.74米。”
记者上前打探,“鹤地1井”直径9.95厘米,设计井深1380米。负责钻探的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探矿工程队副队长徐海洋说:“钻探的目的就是找到鹤峰区块开发的‘甜点区’(即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富集区),查明区块上二叠统大隆组黑色页岩的各类地质参数,为本区大隆组资源潜力评价和优选有利区提供地质依据。”
“由于风太大,塔衣被风撕碎了好几回,这是我们刚换上的新塔衣。”徐海洋说,钻井队驻扎在韭菜坝村村民家中。村民殷泽伦将自家的3间木房腾出来,让钻井队员住,还每天为队员做饭。他说:“我们村都盼着早日探出宝贝,办工厂,到时候我们到工厂打工。”
“来地1井”成功见气,引来企业大规模投入
2013年1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结果,华电集团一举中标19个区块中的5个,其中面积2075平方公里的鹤峰区块和面积600平方公里的来凤—咸丰区块位于湖北。华电预计投入勘探资金15.7亿元,目前已在来凤投入2196.5万元,在鹤峰投入5077.06万元。
华电集团是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2013年8月,该集团与湖北省政府在武汉签署页岩气开发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电集团副总经理邓建玲表示,华电在湖北的页岩气区块已经做了部分野外地质调查和评估,但还处在寻找区块“甜点”阶段,尚未大规模投入。
然而,这样的判断在去年夏天发生了变化。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钻井队队长蔡震亮和他的队伍,在来凤县大河镇两河口村4组村民王定业的田里,架起了钻塔。去年6月5日,“来地1井”正式开钻。这是湖北省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在来凤与咸丰交界处布下的第一口页岩气资料井。
此前,各路地质队伍在大河镇也勘探过多次,在断言只有贮量很小的“鸡窝气”后,勘探队伍一拨拨地走了。
这次能否探到页岩气,蔡震亮和工友们没有把握。去年7月20日,当钻探施工人员钻至900余米深度时,取出黑色岩芯置于玻璃缸中,喜见页岩“冒气”。7月28日,在井深970.17米处顺利完成钻探施工任务,前后仅花了53天。
据省厅地勘处处长熊保成介绍,页岩气在全省有7个目标层,主要分布在鄂西、鄂东一带,排在前3位的目标层分别是志留系龙马溪组、上二叠统大隆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目前,已有7口井见气,5口在志留系龙马溪,另外2口在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邱艳生说,估算区块内牛蹄塘组页岩气潜在地质资源量为9744亿立方米~10190亿立方米,龙马溪组页岩气潜在地质资源量为321亿立方米~892亿立方米。
这一重大发现,让华电集团调整“航向”,准备重兵布阵大河镇。目前,华电已在距“来地1井”不足50米的地方,布局了一口勘探井“来页1井”,工程招标已经展开。湖北页岩气公司总经理张新说,一旦“来页1井”有良好的工业气流显示,湖北大规模、工业化开采页岩气将在此起步。
多家企业集结湖北,页岩气开发迎来春天
1月10日,页岩气勘探又传捷报,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在秭归承担钻井施工的“秭地1井”成功钻获页岩气。在井深261.99米~386.45米处全层段所取岩心经水浸实验,均剧烈冒泡;现场解吸单罐岩样气量高,点火试验成功燃烧,且持续燃烧时间较长。由此初步表明,该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含气量较好,资源潜力大。
湖北省地质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马元表示,这是湖北省在新区新层系取得的页岩气勘查新发现,是继“来地1井”页岩在龙马溪组成功见气后的又一新成果,为查明宜昌—神农架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圈定“甜点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自省国土资源厅的最新消息显示:华电集团在宣恩实施的一个探井见到了良好的页岩气显示;中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在荆门常规油气区块中实施的页岩气探井,也有良好的页岩气显示,加上“秭地1井”、“来地1井”,近期湖北省共有5口页岩气探井见气。
显然,页岩气开发热潮并未因国际油价下跌而停步不前,反而在荆楚大地逆市而上。
实际上,早在2011年,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就在恩施建南地区施工了“建111井”、“建页HF-1井”,都见到了工业气流。2013年,江汉油田分公司与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合作共建页岩气勘探井——“利页1井”,同时申请在湘鄂西Ⅰ、Ⅱ两个常规油气区块中增列矿种,开展页岩气勘查。
除了中石化,湖北的页岩气产业已引起多家国内外企业的高度关注。2013年10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湖北省煤炭地质局、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大学等16家单位在武汉签署了共同推进页岩气勘查开发合作协议。目前,共有武汉中南冶勘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在鄂集结,开展页岩气的勘查、钻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