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寻宝雪域,探险高原

——记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青海省雪水沟项目组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高广超 发布时间:2015-01-19
  项目名称:青海省祁连地区雪水沟项目项目成员:项目负责刘兴贵,组员寻俭印等。项目成果:经过2014年近5个月的艰苦施工,先后完成11万地质调查80平方公里、11万地质草测10平方公里、15千激电中梯剖面8.2平方公里,完成槽探土石方1482.12立方米,发现矿化蚀变带6处,圈出了该区西北部铜多金属成矿区和南部铜镍成矿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有这么一群人,你很少能在办公楼里看到他们,只有在崇山峻岭、戈壁险滩、荒漠老林之中,才能看到他们奔波的身影。

  他们就是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一线的队员们。

  项目负责刘兴贵说:“我们的工作质量、成果资料得到了甲方的好评。2015年他们邀请我们继续做详查。”

  与危险较量

  从驻地到工区需要翻越一座海拔600~700米高的雪山。每天早上6点半,队员们准时出发,在冰雪中行走2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工区,在零下10摄氏度的条件下,工作到晚上9点,再从工区返回驻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冰雪常年不化,即使是夏季也举步维艰,尤其坡度较大的地方,考验着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和毅力。

  在雪山行走,绳子是必备品。负责放线的人攀爬到相对平坦的地方,用石头固定好绳子,后边的人再拽着绳子小心翼翼往山上爬,下山也是顺着绳子一点一点往下滑。

  “年轻人主意多,当得知山里没有卫星信号后,出队前都在电脑里存了好多歌曲、电影等,计划收队后一起亮亮嗓子,可真的一天忙下来,别说唱歌了,累得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寻俭印说。

  由于工区在53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大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会头痛失眠、心慌气短、恶心呕吐。刘兴贵说:“有一次收队后,杨青山等三人吐个不停,我们赶紧把他们送到医院。在医院打点滴时,我才知道,为了不耽误工期,他们一直带病工作。当时,我既担心着急又感动敬佩。这些年轻人都是好样的。”

  与狼群对峙

  2014年8月的一天,刘兴贵等四人在完成沱沱河工区任务后,连夜赶往祁连山工区,晚上11点多的时候,在一个山坳与7只雪狼狭路相逢了。

  起初,队员们以为是当地藏民养的狗,可转念一想,无人区怎么会有狗呢?再说了,谁家会养这么多狗?再定睛一看,坏了,碰到雪狼了!

  狼群估计没有见过汽车,愣住了,项目组的车也不敢动,就这样静静地对视。刘兴贵说:“当时我的心真是提到了嗓子眼,还不能表现出来,一再劝慰大家说,没事,咱们有汽车,不会有问题的,心里却在想,这群狼是不是在觅食?会不会攻击我们的车子?把我们的车胎咬坏了可怎么办?这里没有信号,怎么求救……眼看着狼群慢慢向车子走来,真是一种煎熬。”狼群从车边走过后,刘兴贵的心才归位,紧握的拳头心里全是汗。

  这次经历也给队员们提了个醒,制定了详细的安全保护措施。

  与艰苦相伴

  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每隔10天,项目组就会派人到最近的镇上去采购日常用品,来回4个多小时。

  对队员们来说,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有两件。一是到村镇上跟家人通个电话,好不容易有信号,手机不打没电,他们是不会挂的。二是舒舒服服洗个澡。杨青山说:“在海拔5200米的工区洗澡,环境简陋,风一吹很容易感冒。在高原缺医少药,加上高原反应,小感冒也可能要命。”

  听到这里,刘兴贵笑着说:“我们刚到山上的时候,我就告诉大伙,这里也没有外人,大家就不要洗脸了。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洗完脸还没擦干的功夫,风一吹脸上就结一层薄冰,时间长了会裂开,轻轻揭下来生疼。当然,唯一的好处就是美白效果比任何的化妆品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