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早上,江苏扬州宝应七里村人头攒动,数千民众将直径3米多的金源地热井围得水泄不通。团团白雾从金色池中蒸腾而上,犹如瑶池仙境。池中水花四溅,1580枚鸡蛋从翻滚的沸水中捞出,村民们争相品尝。七里村的乡亲父老激动地说:“93℃地热水煮出来的鸡蛋就是好吃!真没想到我们扬州也有温度这么高的地热!”
勘查资源,创东南沿海之最
如此高温的地热井,是怎样找到的呢?
江苏地调院地热中心主任杜建国说:“地热勘查就像医生诊断,我们使用多种勘查方法对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热储层进行解译,并经过多次反复论证,以提高地热井成功率。”目前,江苏地调院勘查的地热井成功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90℃以上的地热井就有两口。
2012年9月,江苏地调院承担了《江苏省宝应经济开发区七里村地区地热勘查》并开展地热钻井选址论证。 在前期勘查时,江苏地调院根据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和赋存特点,采用CSAMT探测深部断裂,结合微动测深探测地层结构,运用多种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工作区热储结构、热储埋深等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探测和研究。依据实测井温、岩石热导率和大地热流等资料,进行了深部二维地温场模拟,预测了1000米、2000米、2500米深度地温分布。经反复论证,2012年11月最终确定了本次钻井井位,设计井深3028米。
钻井2014年1月3日开钻,11月11日竣工。经抽水试验,井口出水温度93℃,出水量达1506立方米/日,是目前江苏地区温度最高的地热井,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罕见的优质中温地热井。经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水质初步检测,地热水中含有丰富的对人类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属于富含偏硼酸的氟、硅优质理疗热矿水。其中,氟含量2.89毫克/升,偏硅酸含量88.6毫克/升,均达到了国家理疗热矿水命名浓度标准;偏硼酸含量2.67毫克/升,达到有医疗价值浓度标准。
地热中心总工程师徐雪球介绍说:“本次钻探结果证实,建湖隆起与金湖凹陷交界部位广泛分布有古生代碳酸盐岩热储,岩溶裂隙发育,埋藏深度在2000~3000米不等,赋存有丰富的优质地热水资源,温度高,水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扬州是江苏省首个温泉城,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将推动扬州温泉城建设踏上新的台阶。
研究先行,为勘探指明方向
金源地热井的成功钻探,是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的结果。此前,中国科学院和江苏地调院曾对该井所处的建湖隆起区地热资源展开了研究,并对地热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建湖隆起是江苏地区岩溶裂隙型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3000米以浅地热总热储存量为3.147×1020焦耳,折合标煤107.5亿吨,地热水资源总储量为4.409×1010立方米,可采地热水资源总量为6.747万立方米/日,可采热能129兆瓦,为大型地热田。
自2010年以来,这项研究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已为盱眙、洪泽、宝应等地热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数口地热井成功出水,也加快了研究区及周边地区开发地热资源的步伐,如盱眙地热井井口水温达53℃,单井最大出水量3615立方米/日。
初步估算,仅盱眙一口地热井被开发利用,每年可产生的经济效益就可达5000万元以上,可节约标准煤逾4000吨。《苏北盆地建湖隆起岩溶裂隙型地热资源研究》这一成果,也因此荣获2013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一等奖。
综合开发,利用效率最大化
看到金源地热井成功出水,著名地热学家、中科院院士汪集旸兴奋地说:“扬州地区93℃地热井可以说是中国东南沿海温度最高的地热井,应大力推进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发电、供暖、工业用热等,优化开发利用模式,实行梯级开发,建立地下、地面一条龙产业,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其实,综合开发地热资源,扬州市已经先人一步。
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中国温泉之城”,扬州地区地热资源具有四大特点,即温度高、分布广、储量大、水质好。2003年以来,扬州市先后勘探成井的地热井有12口,目前已经开采的地热井有7口,回灌井1口,有6口井井口温度超过70℃,主要用于供暖、医疗、洗浴和农业。
地热资源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带动了温泉经济链产业的发展,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2011年以来,扬州市已开发利用的地热水资源总量约为114.481万立方米,约合节省燃煤总量约为6771吨,从而减少了排放二氧化碳16156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2005年,江苏油田矿业开发总公司地热分公司将废弃油井——“真3” 和“真158”井,改造成地热井加以利用,建成了油田真武基地地热供暖工程,对油田8.3万平方米居住区、办公区进行供热供暖。供暖后原水通过“真92-2”井回灌,回灌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地热供暖—地温空调—原水回灌”全程封闭运行,这也是江苏省第一个将地热资源作为能源利用的典型工程,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另外,江苏油田还计划利用真武一带的10口废油井进行修复改造加以利用,满足居住区30万平方米的供热供暖。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减少煤耗1.13万吨。
宝应县射阳湖地热综合开发区位于建湖隆起的核心区域,是江苏地区地热资源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依托该地区生态农业和以万亩荷花为主的农业观光特色,宝应将地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进行整体开发,规划建设集休闲、度假、热能利用、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地热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
同时,扬州市十分重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把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和建设“温泉名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调整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新亮点。
首先,建立地热开发扶持激励机制。为促进地热资源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扬州市对境内开发利用地热能的企业,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等。其次,科学设置和严格管理矿业权。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划定的重点勘查区域,科学把握矿业权投放的数量和时序,合理确定地热井保护范围,促进地热开发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最后,在资源条件好、出水温度高、发展前景广的区域,积极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建设。同时,加强地热动态监测和综合利用。坚持贯彻“综合利用”、“梯级开发”的方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今后,该市将重点围绕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商务休闲区、地热供暖区、温泉农业观光区、温泉综合开发区等6类功能区建设,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形成以地热富集区和城镇集中区为中心、以重要风景旅游区为节点、由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地热资源多元开发、综合利用基本格局。
千古温泉流淌着绿杨城廓的神韵,万里长江高扬起催人奋进的风帆。扬州,这座千年古城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将会因为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散发出更加动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