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我国首获国际海底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 响 发布时间:2014-04-30
  4月29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北京签订国际海底富钴结壳矿区勘探合同,标志我国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富钴结壳矿区已经完成所有法律程序。合同为期15年,合同区位于西北太平洋海山区,面积3000平方公里,限定在长度550公里、宽度550公里的范围内。

  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涅·艾洛提·奥敦通代表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外交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活动。目前,国际海底管理局共收到26份矿区申请,其中已签订勘探合同或获得核准的19份。

  按照勘探合同要求,未来15年内,中国大洋协会将在该区域内开展资源评价、环境调查、采矿和选冶系统开发与试验等工作,履行培训发展中国家科技人员的义务,并在勘探合同签订后10年内完成2/3勘探区面积的区域放弃,保留1000平方公里作为享有优先开采权的矿区。

  2012年7月27日,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了《“区域”内富钴结壳探矿和勘探规章》,中国大洋协会率先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矿区申请。2013年7月19日,国际海底管理局核准了中国大洋协会提出的富钴结壳矿区申请。此前,我国已于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于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

  富钴结壳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海山、海脊和海台的斜坡和顶部,其钴平均含量高达0.5%~0.7%,并含有钛、铈、镍、锆和稀土等重要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