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镇化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论述和新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作出部署。
“这个问题,我这么认为……”
“中央领导如此集中论述国土资源工作,这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你们的经验,值得学习。”

“又见面了,好亲切!”

“尽快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讲话精神上来。”

“维护群众权益,任重道远。”
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部门及相关部、委、办、局的代表们共商国土大计,为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工作把脉、定调,凝聚共识与合力。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振涛 摄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深冬的北京,寒气逼人。如期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却仿佛洋溢着早春的气息。1月10日、11日,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委、办、局的代表们齐聚首都北京,共商国土大计,为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工作把脉、定调,凝聚共识与合力。
中央领导专门为此次会议作出批示:“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积极稳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改革,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型、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坚实支撑。”
“改革的渡口已备好,剩下的就是架桥和造船了”
尽管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但中央领导同志对国土资源问题前所未有的密切关注和关怀,让与会代表们心情舒畅。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季风岚是为数不多的女代表之一。这位已在国土资源系统领导岗位上干了十多年的“老兵”感慨不已:“中央领导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如此集中论述国土资源工作,这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叶敏形象地道出了心声:“改革的渡口已经备好,就只剩下架桥和造船了。我们一定把船造好,把桥尽快架起来。”话音刚落,会场上立刻响起了热烈掌声。
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的“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大局定位,给厅局长们吃下了定心丸。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表示,这个定位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也满足了发展的实际,使国土资源工作从“两难”的困境中跳出来。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了。
谈到落实,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同一个观点:尽快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领导讲话的精神上来。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卫华操着浓重的陕北口音说:“中央领导的集中论述,让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国土资源工作。”实际上,这个影响已经显现。“以前在省内的一些重要会议上,包括各种重要文件中,有关国土资源工作的内容不是太多,但今年的分量明显加重,调子也明显高了,我们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王卫华直来直去。
“要像保护大熊猫和文物一样保护不可再生的资源”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够坚决,在占补平衡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回顾2013年工作时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保护国土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说,近几年来,广西通过小块并大块,以奖代补,鼓励整县推进土地整治,全区耕地质量明显提高,高标准农田占全区耕地的50%~60%。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周力说,二调显示,吉林省净增耕地2200万亩,但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他建议,根据不同的地类确定耕地开垦费标准,保证补充耕地的质量。
“在保护资源方面,要坚守两条线,即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底线。”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铁雄提出,目前浙江省有2394万亩基本农田,其中1500万亩将划定为永久性基本农田,浙江人要像保护“大熊猫”和文物一样保护这部分土地。
江西省南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陶志认为,要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避开优质耕地集中区域;杜绝“摊大饼”的发展方式,做到少占或不占耕地,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离不开管用的“指挥棒”。国土资源部人事司司长张陟认为,必须有体制、机制、法律制度的保障,最关键的是将耕保与干部考核任命挂钩,将耕地保护纳入对地方干部考核。
“高举节约集约大旗,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国土资源部党组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定位为保障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光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南京市工业杜绝低成本供地,在工业地价已经提高50%的基础上考虑继续调高。”
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局长赵龙也指出,工业性用地市场机制非常弱,杜绝零地价和负地价,关键要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否则,在政府补贴下,用地者倾向多占地,结果是一哄而上,企业却在产能过剩中苟延残喘。
各地禀赋不同,东部与西部面临不同的实际情况。东部地区开发强度普遍达到20%~30%,理当以盘活存量为主;但在西部也不意味着继续粗放。贵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杜华智说,贵阳市开发强度不到10%,作为相对落后地区,贵州省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全省整体强度要达到12%,贵阳市还要高,测算需要16%~17%。即便如此,仍然要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发展珍惜80%以上的生态空间。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说,贵州发展速度不能慢,环境质量不能降低。下一步,贵州省将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实施六大工程。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爱民也指出,高举节约集约大旗,除此之外无路可走。目前,安徽省政府关于节约集约用地已经出台了20条相关措施,在规划控制、用途管制、用地标准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老百姓,算计谁都不能算计老百姓”
“土地工作是最重要的群众工作之一,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连。”“维护群众权益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深化改革、政策制定、征地拆迁、保障房供地、土地整治、矿产开发、地灾防治、执法督察等各个方面。”会上,姜大明部长的一席话,道出了国土资源部党组将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良苦用心。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党组书记徐德明在发言时指出:“在研究出台政策前,要深入研究老百姓利益的保护路径,避免因政策措施设计不当引发矛盾。对已有的政策,凡老百姓不满意的就要调整。以拆迁为例,今后可以将这一政策改为先补后拆。以货币方式补偿的,先将补偿款发放到拆迁群众手里;就地安置的,先盖好房子,安置好群众后再实施拆迁,就有可能减少拆迁过程中的矛盾。”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党组书记汪民从价值观上开出“药方”:“我们面对人民群众要怀感恩之心,抱歉疚之情,一切想着群众、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重要标准。”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存智谈到,土地改革要稳步推进,不要盲目抢跑。比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退出等方面的改革,都涉及法律修改问题,又如试点什么、怎么试、由谁来批准、这需要先统一思想。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蒲志强说,把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贯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每个环节、每个层次都考虑老百姓的利益,绷紧这根弦。
土地改革任重道远,维护群众利益容不得一丝马虎。无论怎么做、做什么,都“要牢记得罪谁都不能得罪老百姓,算计谁都不能算计老百姓!” 姜大明部长的话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