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嫦娥三号”将进行月表地质构造调查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宗 合 发布时间:2013-12-05
  北京时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嫦娥三号”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按照计划,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将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

  “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分别搭载4台科学载荷,用于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月空间和月表环境探测与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其中,利用测月雷达对巡视路线上的月壳浅层结构厚度等进行剖面式观测,包括探测月球地底下30米深土壤层的结构和100米深的次表层结构;利用X射线谱仪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对月面元素和物质成分进行探测,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月球集形貌、成分、结构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剖面,建立起月球区域综合演化动力学模型。(宗  合)

  新闻链接

  中国探月工程大事记

  2004年,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26日,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像传到世界各地。

  2008年1月,我国公布首幅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球极区图像;11月12日,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公布。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2010年10月,“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圆满完成对月球虹湾区的成像任务。11月8日,我国公布“嫦娥二号”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

  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既定的六大工程目标和四大科学探测任务圆满完成。

  2012年2月6日,我国发布“嫦娥二号”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12月13日,“嫦娥二号”受控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深空,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目前,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并继续向更远深空“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