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一号”完成首次试验性应用
在5000多米深的水下工作近10个小时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维
发布时间:2013-10-10
当地时间10月6日18时30分,东太平洋。在5000多米深的水下工作近10个小时后,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6000米水下无人无缆潜器(AUV)——“潜龙一号”浮出水面。至此,“潜龙一号”成功迈出了试验性应用的第一步,也创下了我国自主研制AUV深海作业新纪录。
10月6日,“潜龙一号”首次执行应用任务,早晨7时55分布放成功。1个多小时后,潜器无动力下潜至5080米,开始在距海底50米处沿规划路线作业,19时30分成功回收至甲板。在作业期间,工作人员通过潜器传回的数据信息,实时监测潜器工作状态。数据显示,潜器水下航行姿态稳定,准确按规划线路航行作业。
据悉,在大洋29航次科考第三航段,6000米AUV试验性应用的工作时间为10天。接下来,“潜龙一号”还将继续潜入大洋深处,在预定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内进行调查。同时,研制人员也将通过这次试验性应用,为“潜龙一号”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依据。
“海洋六号”船当地时间9月28日离开火奴鲁鲁港,驶向东太平洋作业区,开始了大洋科考第29航次的最后一个航段。此航段计划对“潜龙一号”进行试验性应用;科考工作者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为陆地上的孩子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大洋知识讲座;还将完成箱式取样等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并在结壳区开展海山浅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