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高技术矿产:必须攀越的高峰

——访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从喜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发布时间:2013-07-09
  【阅读提示】

  何为高技术矿产?

  稀土金属、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等不使用高新科技就无法提取、开发、应用的矿产。

  干嘛要花费大力气研究开发高技术矿产?

  新能源、生态建设、碳捕集和碳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对于许多人而言,高技术矿产是个很新鲜的名词,更代表了一个陌生的科学领域。但对整个国家而言,加强以“三稀”为代表的高技术矿产的调查研究和勘查开发,从而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历时两年,完成了《高技术矿产勘查和开发战略研究》项目,形成了“对我国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系列成果。为此,记者走访了该课题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从喜。

  高技术矿产市场容量虽小,但战略意义重大

  不同国家确定高技术矿产的标准不同。根据不同类型矿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矿产自身在全球的禀赋、分布以及供应风险等,中国有33种矿产可划为高技术矿产,其中18种在世界占优势,15种十分短缺。

  记者:什么是高技术矿产?它们有哪些用途和特点?

  陈从喜:根据国际相关研究,我们课题组认为,高技术矿产是指那些地球上存量稀少,因技术和经济因素提取困难,现代工业以及未来伴随着技术革命所形成的新兴战略产业所必须的矿产。

  高技术矿产主要用于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生产精密的高科技产品及环保型产品,可以使一个经济体保持经济竞争力,处于科技创新的前缘地位。它们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在地球上存量稀少,多数与主矿产共伴生,缺少“独立”矿床;二是主要用于高科技领域,包括新能源、生态建设、碳捕集和碳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市场相对集中、容量较小但增长迅速,高技术矿产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大多数矿产的世界总需求量介于数百吨至数万吨之间,但每年的需求量增长速度可以高达两位数;四是循环回收利用潜力相对较小,受终端应用分散且用量不大等因素制约,高技术矿产一般情况下二次回收利用率只有10%~20%。

  记者:符合这些特点矿产资源种类并不少啊?

  陈从喜:当然是有一些界定标准的。根据不同类型矿产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矿产自身在全球的禀赋、分布以及供应风险等因素,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指标可用来判断是否为高技术矿产。

  一是经济意义指数,指标主要包括在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及潜力、每种矿产作为投入后对经济部门的增值、某种矿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幅度等;二是供应风险指数,由生产国的稳定性和集中度、实际的稀缺性、市场性短缺的可能性、结构性或技术性稀缺的可能性等4个指标复合计算而成;三是回收替代指数,主要由可替代性、终端应用类型的普遍性和回收时的物理/化学限制因素3个指标复合计算得出。

  按照这些标准,我们认为以下33种矿产应列为我国的高技术矿产:

  18种为优势战略高技术矿产,稀土金属、钨、锑、锂、镓、锗、铍、镁、铟、铋、锶、钒、钪、钛、镉、硼、钡、钼等,它们的资源量在世界上排前三名,多数排第一名。

  15种为短缺战略高技术矿产,包括铂族金属(特别是铂、钯、钌)、钴、铌、钽、锆、铪、碲、铷、铯、铬、铼、硒、铊、铀、钍等。

  相关研究必须在需求高峰来临之前启动

  “三稀”金属等高技术矿产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也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此,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最近都抛出了新的旨在推动“三稀”金属等高技术矿产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

  记者:国土资源部开展高技术矿产研究有哪些重要意义?

  陈从喜:首先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在这一形势下,如不提前进行高技术矿产的准备,未来我们必将再受今日石油、铁矿石所受之苦,再次被人扼住发展的“咽喉”。

  其次是履行责任的需要。国土资源部门始终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责任。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竞争中,提前开展高技术矿产研究和资源准备,是国家赋予的责任,也是我国促进建立国际资源经济新秩序的有力依托,是我们反制裁、反垄断、反价格同盟的物质基础。

  再次是用好高技术矿产的需要。目前,我国探明的部分高技术矿产,已出现明显“优转劣”的势头。要在未来避免这一局面再度出现,就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开展高技术矿产资源的规划、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研究,为加强高技术矿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记者:您认为国土资源部门在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利用上,应如何从战略的高度考虑?

  陈从喜:我们认为,在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利用方面,我国需要确立四大战略目标:

  第一要加强高技术矿产地质找矿力度,创新科技开发和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资源保护,严控优势矿产开采总量和出口总量,确保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第二要支持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地方财政资金等投资适度向三稀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倾斜,引导社会矿产勘查和投资适度流向短缺高技术矿产,通过地质调查评价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手段,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高技术矿产的保障能力。

  第三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对高技术矿产开发利用,使矿产综合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四是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制度,如总量控制、绿色矿业等制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地质找矿工作要向“三稀”高技术矿产倾斜

  要将我国矿产勘查和投资重点适度向高技术矿产特别是“三稀”矿产引导,实施高技术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同时,应高度重视“三稀”等高技术矿产的境外勘查开发,在全球性高技术矿产勘查热潮到来前提前站位、布局。

  记者:听您讲了这么多,感觉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找得出和用得好。

  陈从喜:的确如此。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高技术矿产地质研究和调查评价。

  我们建议,要将我国矿产勘查和投资重点适度向高技术矿产特别是“三稀”矿产引导,实施高技术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简单说,应以资源相对富集的内蒙古、江西、四川、新疆、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等省区为重点,开展稀有、稀土和稀散金属资源战略调查,争取新发现一批独立矿床;在已发现有稀有、稀土和稀散金属矿的成矿区带内,开展必要的勘查进行资源储备。同时,应高度重视“三稀”等高技术矿产的境外勘查开发,在全球性高技术矿产勘查热潮到来前提前站位、布局。

  记者:看来,高技术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主要偏重“三稀”资源。

  陈从喜:“三稀”是重点战场和重要突破口。我们建议这一工程应由以下项目组成:

  稀土资源调查评价。重点是内蒙古包头、大兴安岭中南段、四川攀西热液型稀土矿带、赣南—粤东、广西栗木—湖南和路口、滇西等勘查区。

  稀有轻金属调查评价。包括锂、铷、铯、铍等资源。重点是四川金川—康定—九龙、滇西、新疆准格尔西部、江西宜春—湖南茶陵等勘查区。

  稀有难熔金属调查评价。包括钛、锆、铪、钒、铌、钽、钼、钨。重点是新疆阿尔泰、湖南锡田、赣南岿美山、甘南小柳沟、湖南香花岭、新疆巴里坤红柳峡、云南个旧—马关、云南麻栗坡、赣南—粤东、大兴安岭中南段等勘查区。

  盐湖资源调查评价。我国的青藏高原盛产锂、硼、钾、铯、铷、锶、溴等稀碱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种盐湖”。在青藏高原已查的350个盐湖和咸水湖中,有近1/2特种盐湖。如青海察尔汗盐湖、青海西台吉尔盐湖、新疆罗布泊盐湖,均富含大量三稀金属。

  稀散金属独立矿床专项调查评价。由镓、铟、铊、锗、硒、碲和铼7个元素组成的稀散金属,一般都是伴生矿产,独立矿床罕见。而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使得我国赋存有一些重要稀散金属的独立矿床。重点是滇中独立钪矿带,滇东北锗矿带和广西大厂—云南都龙铟矿带。

  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专项调查评价。对全国铝土矿、铅锌矿、铜矿中共伴生的稀散金属矿产开展调查评价。如,镓矿主要为铝土矿的伴生矿;锗矿主要为铅锌矿床的伴生矿;铟矿为锡多金属矿和铅锌矿床的伴生矿;铪矿为高岭土矿和花岗岩型锡钽铌矿的伴生矿;煤系中蕴藏大量共伴生矿产,特别是镓等。

  提升综合利用水平,既要找得出,更要用得好

  高技术矿产具有多以共伴生形式出现、难选冶、难分离等特点,因而,必须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采取科技创新、指标优化、政策引导等多种组合措施,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

  记者:如何“用得好”?

  陈从喜:即通过加强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

  高技术矿产具有多以共伴生形式出现、难选冶、难分离等特点,因而,要完成“用得好”的任务,就必须采取科技创新、指标优化、政策引导等多种组合措施。

  在科技创新方面,应将矿产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技术的研发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计划,鼓励企业开展自主技术研发,组织对优先发展技术分阶段攻关,提供一批可供推广的科技成果。今后我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创新应围绕以下重点进行:低品位、难利用矿高效利用技术;复杂共伴生、难选冶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尾矿等矿业废弃物高效利用技术;非传统资源与替代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在指标优化方面,应建立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标准和技术指标体系,涵盖主要矿种的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等内容。同时,要在调查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阶段性目标要求,对达不到目标的企业取消其相应的资质。

  在政策引导方面,国家应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走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道路。要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法律法规与体制机制,制定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政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采总量有效控制,推动矿山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

  记者:具体怎么做?

  陈从喜:我们建议国家实施高技术矿产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工程,主要包括:

  实施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推广示范工程。开展三稀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在相关矿种或应用领域进行推广。

  实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开展尾矿资源空间分布调查,对各尾矿进行采样、试验分析、利用评价,对尾矿山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复合力场技术、深加工技术开展各类尾矿、固体废弃物、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并建立我国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标准。

  实施矿产资源循环回收示范工程。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回收再生废弃金属产业,发展都市矿业,发展战略资源替代体系。

  做好储备,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日本目前储备的矿种有铬、钴、锰、镍、钨、钒等,正在考虑将镓、铟、铌铂稀土金属、锶和钽等纳入储备范围;美国国防部储备的战略物资中,大部分属于战略高技术矿产,包括铍、铌、铬、锗、铂族金属、钽、钨、海绵钛等。

  记者:为保证我国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陈从喜:我们的研究表明,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我们面临的任务也很艰巨。因此,国家应从以下几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修改完善《矿产资源法》。强化分类管理制度,对优势“三稀”等高技术金属矿产资源实行国家勘查开采统一管理制度。

  二是依据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研究制定《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管理条例》,原则上提高高技术矿产勘查开发的门槛,加强矿业权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条件。

  三是继续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和矿产资源整合。

  四是继续实施高技术矿产开采和出口总量控制制度,并在开采总量控制、出口总量控制和生产加工总量控制之间加强衔接协调,建立联动机制。要特别重视铽、钕、镝、铕和钇等五种关键稀土资源的管理,严格控制出口。

  记者:对于确保高技术矿产能够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持续的强力支撑,您还有哪些建议?

  陈从喜:未来国际竞争,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

  随着今后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提速,对高技术矿产的需求量也必然逐年增加。目前日本、美国等均十分重视高技术矿产的战略储备,因此,我们建议我国也应立即实施“三稀”等高技术矿产战略储备工程。

  包括:优势三稀高技术矿产缓冲储备、短缺三稀高技术矿产战略储备、三稀金属矿产地储备、重要的三稀金属独立矿床储备、重要的富含稀散金属的有色金属产地和其他矿产地储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