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蛟龙”号采集到珍贵生物与岩石样品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旭东 发布时间:2013-07-08
  7月5日,正在南海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蛟龙海山”下潜,采集到岩石、铁锰结壳和海参等珍贵海底样品。

  5日9时10分左右,“蛟龙”号被布放至水中,注水完毕后开始下潜。水下工作约4小时后,“蛟龙”号于15时抛载上浮。17时30分左右,潜水器被回收至水面,此次最大下潜深度3616米。

  记者在“蛟龙”号采样篮内看到,潜水器采集到了海山区岩石、铁锰结壳和大量海底生物,包括白色、红色、紫色三只彩色海参,一个玻璃海绵和大量小虾。“这个海山区生物数量虽不多,但种类很多,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新正说。

  随船科学家介绍,海山岩石样品对研究南海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物质来源等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这次下潜是“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的第7次下潜,也是在“蛟龙海山”的第3次下潜。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3个航段,预计需113天。第一航段在南海开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