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我国首次发布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

全国70%共伴生金属矿产得到综合利用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张金萍 发布时间:2013-04-11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总结了2011年我国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开展的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较为全面系统的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全国约1/3的共伴生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开发,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得到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金属量占到全国金属总产量的15%。

  《报告》从矿产资源等四方面介绍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包括共伴生矿产、尾矿、煤矸石等23类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涉及矿产、煤炭、冶金、建材等多个领域。

  《报告》指出,2011年在国家系列鼓励政策扶持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

  ——综合利用规模稳步提高。2011年,我国煤炭、铜、铁、磷等重点矿种的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及综合利用率比上年提高0.5%~1%,全国约1/3的共伴生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开发。

  ——综合利用效益日益显现。2011年通过综合利用各类固体废物减少堆存占地10多万亩。全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达2800万千瓦,相当于减少原煤开采4200万吨。从钢渣中提取出约450万吨渣钢,相当于减少铁矿石开采近1740万吨。

  ——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钒钛资源、铜铅锌镍锍矿伴生资源实现综合开发,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逐步实现产业化;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全煤矸石烧结砖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具体看,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2011年我国黑色金属矿共伴生的30多种有用组分中有20多种得到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矿的45种共伴生组分中有33种得到综合利用;全国共伴生金属矿产约70%得到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的金属量占到全国金属总产量的15%。全国35%的黄金,90%的银,100%的铂族元素,75%的硫铁矿和50%以上的钒、碲、镓、铟、锗等稀有金属来自于综合利用。贫镍硫化矿、贫锡多金属矿、复杂低品位铜铅锌和钨钼铋多金属矿高效经济选别技术,低品位黑白钨混合精矿直接水冶、钼铋精矿直接提取铋和钼等一批重大新工艺、新技术得到突破和应用。全铁品位低于10%的超贫磁铁矿得到开发利用。铜、铀等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地下溶浸和就地浸出实现工业化,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技术在矿山得到推广。

  煤层气方面,2011年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114亿立方米,利用量达48亿立方米。全国累计施工煤层气井8000余口,产能超过60亿立方米。

  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2011年我国尾矿产生量达15.81亿吨,同比增长13.5%。2011年尾矿综合利用量为2.69亿吨,同比增长23.1%,综合利用率为17%,比上一年度提高1.3个百分点。尾矿综合利用年产值达到468亿元。2011年,我国煤矸石产生量约6.59亿吨,综合利用量4.1亿吨,综合利用率62%。

 ——不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及典型推广,2011年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首批确定6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11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财政部等部门印发《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安排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专项资金共计16亿元。科技部支持建立了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调查与评价工作,初步建立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为今后评价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