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战略”虽不同 “突破”各有招

——看青海、江西、云南三省地质找矿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立 发布时间:2013-02-25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一项超常规、创新性的战略行动。

  “行动”实施以来,各地结合省情实际,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勘查成果收益分配、找矿激励政策、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协调勘查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2月21日召开的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组织实施座谈会上,国土资源部专门安排青海、江西、云南三省国土资源厅的负责同志对此做了典型发言。

  “这几个省份在探索和实践地质找矿新机制中成效比较显著。”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除此之外,河南省通过与地勘单位构建“找矿联盟”、安徽等省建立地质找矿重大成果奖励基金、黑龙江等省建立“四位一体”利益分配机制等做法也是值得肯定的。

  这3个省份在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近几年来尤其是去年都取得了哪些找矿进展?2013年,找矿工作如何扎实推进?请关注记者来自座谈会现场的报道。

  青海:统筹资金规模投入,引入队伍兵团作战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后,青海省审时度势,在总结以往矿产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后发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地质找矿新格局。

  该省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对找矿奖励、矿权配置、企业引进、开发利益分配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省内外地勘单位找矿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地勘工作外部环境,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政策支持。

  该省通过部省合作,争取到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投资50亿元、省财政25亿元的地质勘查经费,通过统筹资金、规模投入,集中力量开展会战。通过鼓励政策引导,以招标、比选、委托及自选项目申报、与省内地勘单位合作等方式,引进了大批省外地勘单位,逐步形成了兵团作战。

  该省还成立了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完善了地质矿产勘查监管体系;率先在全国实行探矿权合同制管理;开展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效益综合评价研究,积极探索制定地勘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公开探矿权查询系统,为地勘单位立项论证、筛选项目提供方便。

  2008年~2012年,该省新发现普查基地57处,新提交矿产地52处,新提交可供开发矿产地50处,新增资源量石油1.97亿吨、天然气195亿立方米、煤炭13亿吨、铁矿石3.3亿吨、铜镍铅锌880万吨、金268.5吨、钾盐1亿吨。其中,5年新提交金资源量是前50年提交资源量的4倍,铁为1.38倍,铜铅锌为1.02倍,煤炭为23%,钾盐为14%,石油为45%,天然气为6.4%。仅2012年,新提交矿产地16处,提交可供开发矿产地16处;新增固体矿产资源量煤炭为5亿吨、铁矿石为1.3亿吨、铜镍铅锌为285万吨、金78.5吨、钾盐1亿吨;新探明地质储量石油6727万吨、天然气40.19亿立方米。

  2013年,该省初步计划全省地勘投入资金37亿元,目标是1:5万地质矿产调查覆盖率从目前的22%提高到26%,新增煤炭资源量3亿吨、铁矿石0.8亿吨、铜铅锌240万吨、金80吨、钾盐0.7亿吨等。

  江西:“以找矿促发展”,确定主攻矿种、类型和地区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不久,江西省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便亲自到省地勘局、有色地勘局等多家地勘单位调研,并提出了“以找矿促发展”的理念,要求大力构建找矿突破新机制。

  该省先后编制完成一批规划,对全省重要矿产的勘查开发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安排。该省还将地质工作首次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中,要求紧紧围绕4个重要成矿区带、5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37个重点突破区,确定主攻矿种、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有针对性地部署安排了一批资源调查评价和矿产勘查项目。

  该省以地勘基金为引导,积极拉动社会资金加大地质找矿投入,以整装勘查为抓手,扎实推进地质找矿工作。2012年,该省地勘基金共投入资金1.98亿元。虽然在赣中地区铁矿整装勘查区地勘基金只投入了1500万元,但是却拉动了社会资金1.52亿元。

  该省厅负责同志认为,高位推动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有力保障,资金联动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关键因素,充分调动地勘队伍的积极性是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基础。

  2012年,该省新增煤炭资源储量约0.88亿吨、铁矿石4614万吨、铜矿58.45万吨、钨矿76.5万吨、金5.59吨、银1226吨……其中,在铁、钨、银等方面提前实现了3年的找矿目标,在煤、铀、铜、钼、铅锌、金、锂、稀土等方面均有望在2013年圆满完成找矿任务。

  2013年,该省将进一步优化勘查工作部署,力争在具有相对优势的铜、钨、铀、稀土等矿种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同时,该省还研究制定了地质找矿发现奖、重大找矿突破奖和地质工作成果质量优秀奖等奖励办法,不断加快制度供给,建立地质找矿的激励机制。

  云南:“五统一”行政措施,“政府吹哨,齐步推进”

  矿业一直是云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了全面加强地质找矿工作,2010年3月,云南省启动实施了3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

  该省组建了全国第一家副厅级省地质调查局,实现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同时,该省还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行政组织协调与技术支撑服务相结合的组织指挥体系,要求每个整装勘查区确定一名行政负责人做好推动工作和协调服务,每个整装勘查区确定一名由地勘单位技术负责人担任的技术总监。

  在一个整装勘查区内,该省综合考虑各单位掌握地质资料的程度、拥有矿业权和工作经验等情况,优选最佳勘查主体牵头组织承担整装勘查。该省还制定了“统一找矿思路、统一勘查方法、统一工作进度、统一预算标准、同一质量要求”——“五统一”为核心的行政推进措施,形成了“政府吹哨,齐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该省还准确定位省地勘基金,凡是能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企业资源投资的,地勘基金不再介入。首先,该省地勘基金在基础地质工作薄弱、国家又不能及时安排基础工作的整装勘查区开展物化探工作,成果无偿提供整装勘查使用。其次,将省地勘基金安排在企业不愿意冒风险的项目上,在完成预查或普查后,基金再按程序退出。

  2010年~2012年,云南省共投入勘查资金67亿元,评价了普朗铜矿、麻栗坡钨矿等4个超大型矿床和22个大型矿床。3年总计新增资源量铜(钼)824万吨、铅锌1361万吨、金292吨、钨63万吨……3年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体完成。

  2013年,该省将做好3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总结工作,并继续在重点地区做好重点矿种——铜、锡、铁、铝土矿等的攻坚工作。该省还将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配套办法,为想找矿、会找矿、成果突出的单位创造条件,构建机制,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