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地勘局(所)长座谈会显示
地质找矿突破正酣 地勘改革探索正浓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田雪莲 殷巨宝
发布时间:2012-10-23
10月22日,华东地区地矿局(所)长座谈会在江苏苏州召开。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地勘局(所)长和受邀代表围绕“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新成效、新经验,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新思路、新举措,应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认识、新对策”等主题进行交流与探讨。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于利中到会并讲话。
近年来,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指引下,各地勘局充分发挥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依托重要成矿区带、整装勘查区勘查部署,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创造适合且各具特色的找矿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勘查开发一体化格局,坚持“省内、省外、境外”三线联动,努力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安徽省地勘局今年提交了4个大型矿床;山东省地矿局五年来新提交和控制的资源量,是建局50年来找矿成果总和的2倍;江西省地矿局探明世界第一特大型钨矿,进一步提升了江西省“世界钨都”的地位。
沿海地勘单位以敏锐的目光,抓住国家和地方加快海洋经济大发展的契机,纷纷由陆入海。江苏地矿局、福建地矿局等一方面组建起海洋地质方面的机构,一方面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海洋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海洋地质科研工作已成为沿海地矿局又一发展空间。
地勘单位改革成为各地勘局积极探索和不断推进的重要工作,也成为会议研讨的热点。会上,浙江省地矿局的改革经验受到关注。几年来,浙江地矿局在推进地勘单位改革中,突出公益性,确立了以“地质立局、地质立队”为核心的改革方向,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构建顺应科学发展的产业结构。经过五年多的努力,目前该局已经全面完成公益性事业单位总体定位、定编工作,局属13家主要地勘单位为公益一类,2家为公益二类,建成了公益性的精干地勘队伍。
会议还邀请部地勘司、国土资源经研院有关人员,介绍了八部委地勘队伍改革发展调研情况,并特邀北京市地勘局、广东省地质局介绍改革发展经验。
会议认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区域发展不平衡,国有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很难采取“一刀切”、“模式化”的方式来推进。期待国土资源部和省人民政府、各部委加强协作,促进思想上有共识、政策上相配套、行动上能协调,搞好制度和政策的对接磨合,形成全面支持、推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