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跋山涉水找富矿——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队长陈启强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2-10-10
  作为一名工作30多年的地质队员,永远忘不了2012年6月21日那一天,我和队友们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台上,述说着浙江第七地质大队那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和全国其他地质队伍一样,浙江第七地质大队几代地质工作者始终牢记使命、默默奉献,克服了重重困难,足迹几乎踏遍了自然环境恶劣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

  这些年,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坚定信念,支撑着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高原大山、走进戈壁荒滩。我们与大山为伍,与寂寞孤苦相伴,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找到大矿之后,我们欣喜、激动、自豪,忘记了烈日的暴晒、风雨的肆虐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生命危险。

  在地质工作最辉煌的时期,浙江第七地质大队找到了全省99%以上的沸石矿,发现了全省最大的铅锌矿;在国家投入减少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为遂昌金矿等矿山找到后备资源。新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来,我们又找到了3个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特别在丽水地区和遂昌县,找到的大型萤石矿已成为国家级的氟化工原料基地。

  曾经很辉煌,也曾经很“萧条”。有一段时间,全国地质工作整体陷入低潮,我们几乎没有了地质项目,队里连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差旅费、医疗费等更是无法报销,即使这样的低谷时期,我们大队也从未间断过找矿,我们依然认为,国家经济建设离不开矿产资源,地质找矿是我们的天职,就是再难,也不能放弃。

  为了将从事地质找矿的骨干人才保留下来,队上决定,哪怕由队上供起来,也一直保留着一支20人左右的专业找矿队伍。这批被称为“找矿火种”的地质人现都已成为技术骨干,有的被输送到兄弟单位担任队级领导或找矿领军人物。

  正是因为至死不渝的坚守,当地质工作的春天再次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将地质找矿作为主导产业,树立起“为矿而生,为矿而喜,为矿而忧”的使命感,更加坚定了“为国家找大矿”的理想与信念。我们队上有近100名技术骨干,如果受聘到民营企业,哪个人都可以获得30万以上的年薪,但他们抵挡住了诱惑,坚守住了承诺。

  在地质工作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也进入开拓、进步、繁荣的飞跃期。除了找矿,我们立足地质本行,在事关民生福祉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测、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让我们队的综合实力实现了质的突破。

  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是党和人民对于我们的重托,现在国家对找矿越来越重视,相关的政策措施也越来越完善,未来十年我们一定会抓住宝贵时机,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