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全国有色金属地勘行业论坛传喜讯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徐国端 发布时间:2012-09-17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行业高层论坛上获悉,全国有色地勘单位2011年新增矿产资源/储量(金属量):铜127万吨、铅锌193万吨、钨21万吨、钼104万吨、镍20万吨、锑2万吨、铍4万吨、铷1万吨、金68吨、银2432吨、铝土矿(矿石量)11908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有色地勘单位共实施各类地质项目1670项,提交地质报告983份,完成钻探工作量超过188万米,实现了多个具有宏观影响的找矿重大突破。其中,由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设计并承担施工任务的白银矿田深部及外围铜多金属找矿项目,在白银矿区深部找到厚大矿体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给予了“让白银公司获得了新生”的高度评价。

  由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设计并施工的贵州黔北、黔东南铝土矿找矿项目,在两地均找到大型铝土矿床,形成了黔中、黔北、黔东南连成一片的大铝土矿基地新格局。

  由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设计并施工的大兴安岭松岭区岔路口钼矿勘查项目,提交(332十333)资源储量(金属量)钼112万吨、银2773吨、锌25万吨,改写了近30年来我国在大兴安岭地区矿产勘查中“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同时,由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探索的水系沉积物异常查证、土壤剖面测量等技术路线,为在大兴安岭厚覆盖林区实现更多更大的找矿突破,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查的热点地区青海,青海省有色矿产地质勘查局仅以全省10%的队伍规模完成了全省20%的地质工作量,以占全省20%的地质勘查费用投入,探获了全省50%的新增金资源量、46.3%的新增铁矿石量和29%的新增铜铅锌资源量;创造“沟里模式”,带动了青海引进大企业、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勘查新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