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开放的新格局催生找矿大丰收

——写在青藏专项实现“五年有重大突破”目标之际

来源: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2-08-30

  本报评论员 

  实施五年,好于预期。青藏专项催生大批地质找矿成果,使青藏两地作为我国重要资源接续区的轮廓逐渐凸显。作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成果之一,青藏专项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了地质找矿工作正在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正如徐绍史部长在对浙江地质七队批示中指出的,“紧密结合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开放的地质找矿工作,一定能获得社会各方更多关心和支持”。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开放的地质找矿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地质找矿全面突破的大丰收必将到来。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推进,资源需求刚性上升,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资源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加强地质调查工作,加快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立足国内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重视、地方经济发展渴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以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发端,我国地质找矿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国土资源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地质找矿着力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布局,搭建工作平台,推动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服务更加主动,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发展的速度、服务管理的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几件地质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事件,不难理出地质找矿工作清晰的发展轨迹。2008年,青藏专项部署实施,拉开了新时期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序幕。2009年,国土资源部党组发起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提出了“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和“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到十年重塑地质勘查开发新格局”的“358”目标。紧随其后,表彰浙江地质七队,弘扬坚守精神高地的“三光荣”精神;接收武警黄金部队改编,增添了一支强有力的找矿生力军;“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将奖金捐赠给西藏大学建立奖学基金,显示了地学研究的新高峰以及地质工作者关注民生的赤子情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为地质找矿勾勒宏伟蓝图。上述在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乃至全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例表明,地质找矿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开放的地质找矿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

  这种开放的地质找矿工作新格局,体现在工作布局更加完备,地质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中央、地方、企业等多方联动,尤其注重发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第一责任人”、地勘单位找矿主力军以及矿业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体现在地质找矿逐渐打破自我封闭,走向资源、资本、资产三位一体,服务保障的职能定位更加准确;体现在地质找矿发挥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综合效应,不仅影响到我国人民生活改善、国家资源安全,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大大调动了方方面面关心、关注、支持和参与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性。可以说,经过不懈努力,当前地质领域逐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凝聚人气,找矿的内部、外部环境都明显改善。

  尤其是开放的地质找矿新格局,跳出国土资源系统与地勘行业局限,在新时期更深刻、更全面地诠释了地质找矿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方位,大大增强了地质找矿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以青藏专项为代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地质找矿局面在各地涌现,矿业勘查开发的市场壁垒逐渐消弭,以社会投资为主的市场主体日渐发育,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的统筹部署、协调联动日益增强。新机制催生新发现,新发现推动经济新发展,“开发一矿,惠及一方”,地质找矿工作必将为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为经济社会科学全面发展与和谐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赢得了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矿业市场主体的认同和支持。开放的地质找矿工作新格局,必将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