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先光(澄江动物群发现者、云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1984年7月1日第一块澄江动物群标志性化石的发现,没有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百折不挠的科学实践,何来一朝“突破”!这里最重要的是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持不懈、顽强进取的执著精神。澄江动物化石地“申遗”成功,表明中国科学家有志气、有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我们将为此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
舒德干(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多年来,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一直以进化论为指导,对动物界三个亚界的早期起源、演化进行探索,围绕澄江化石地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澄江化石地“申遗”成功后,研究、开发、保护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今后的研究应该是开放性的,这对于提高澄江动物群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陈均远(中科院南古所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澄江化石地是人类共有的科学宝库,提升保护级别,扩大保护范围,科学规划保护区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是当务之急。要提升澄江化石博物馆的展示水平,扩充展示内容,建成重要教育基地,以“生命之旅”、“走进生命之根”作为核心内容,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