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关于我们 > 国内外动态

印度重建新的能源安全架构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夏烨 郑人瑞 发布时间:2018-07-30
  7月初,世界银行发布2017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印度超越法国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印度联合石油和天然气部长日前表示,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未来10年印度将迎来3000亿美元能源投资。印度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速,矿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在推动印度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与印度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和资源开发关系密切。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印度能源未来的愿景:获得、效率、可持续性和安全,要求通过“反思、重铸和重建”来构筑印度的能源安全和未来,并采取量化措施构建新的能源安全架构,从而实现能源安全。

对能源安全的反思、重铸和重建

采取措施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制定稳健机制以满足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提高住宅、商业、交通和工业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规模化。

印度政府公开承诺向天然气经济转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和构建“天然气经济”,未来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提升至15%。

能源对印度经济增长的核心重要性众所周知。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印度能源未来的愿景:获得、效率、可持续性和安全,并对此提出了一个明确简单的架构。过去几年来,印度一直在大力推动能源发展。

获得

近年来印度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农村电气化计划和液化石油气配送项目,以及节能灯泡、绿色建筑等项目使穷人也获得能源。

过去两年印度有将近1.3万个村庄实现了农村通电,液化石油气输送已超过2000万户,在城市配气网扩建和电力可靠性方面也已取得重大进步。尽管趋势喜人,但仍有8000万户人家在用柴火和牛粪烧火做饭,因此,政府最近在这些领域发起倡议、调整重点并制定稳健机制,以满足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

效率

“效率”方面主要是通过可行的措施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印度通过采取措施提高住宅、商业、交通和工业部门的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规模化,使得能源需求减少量从160百万吨油当量提升至200百万吨油当量。

这些持续进行的能源措施已经表现出良好的势头。例如:汽油添加乙醇的比例从之前的0.67%上升到3.5%,政府计划未来提升到10%,并在柴油中加入乙醇,这样可以节省油料进口100亿卢比。目前印度在建的12个二代乙醇工厂将有利于提高乙醇添加比例。在油气领域,通过提高从油气生产到精炼再到运输和终端配送(包括需求领域)全过程的效率,实现减少需求的目标。其中包括提高精炼厂产量和能效,确保增加车辆里程,减少道路拥堵,加快铁路和内陆水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以及用天然气发电取代柴油发电。

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指以环保的方式生产和使用能源,来确保可持续的未来,主要是通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和构建“天然气经济”,大力推进“可持续性”。这意味着要增加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取代煤和柴油。在这一背景下,由于向天然气经济的转型具有较低的碳排放,二氧化碳单位排放量仅为煤炭的50%,而且使用方便,所以能够产生重要意义。目前,印度国内一次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比仅为8%,尽管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破纪录,也仅为6.7%。

可再生能源方面,印度已经带头承诺加强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在2005年水平基础上降低约33%。同时,还承诺到2030年40%的发电量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印度设定的理想目标是到2022年实现17.5万兆瓦的可再生能源产能。过去5年来,印度可再生能源产能从2.8万兆瓦到5.7万兆瓦,同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增加到6.7%。

天然气经济方面,印度政府已公开承诺向天然气经济转型,并设定宏伟目标:在未来3~5年内将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所占比例从8%提升到15%,但这仍然低于全球21%的平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未来3~4年,美国、澳大利亚和伊朗等国约有4000万~5000万吨液化石油气投产,天然气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由于这些国际项目都要寻找客户,所以这应该是印度的一大机遇。印度目前的天然气市场尚处于停滞状态,但潜在需求很大,因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购买不起液化天然气。政府可以考虑采用整合方法加快进展,让印度朝着更具可持续性的能源未来发展,以实现让负担得起但没有管线连接的用户用上天然气。例如:启动政策释放几大部门的天然气需求,特别是能够负担得起液化天然气的部门;某些情况下用“可行性缺口补助”建设天然气管道,修建更多管线连接有需求的地区;通过调整税费平衡经济和汽油及柴油关系;研究城市配气投标过程,考虑利用过去经验和变化等来提高金融活力;实现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等。

供应安全

供应安全是指满足印度与日俱增的能源需求,同时降低相关的短期和长期风险。由于国内产量停滞不前,印度能源需求有1/3依赖进口,能源进口开支占出口收入的50%以上。为了提高国家油气供应的安全性,提高国内产量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是,印度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通过国内产量实现自给自足,可能需要通过增加国际资产储备或长期合约及基础设施相关合约等手段来提高产量,降低进口风险。

近年来,印度国内油气产量持续下滑,从2013年到目前石油产量下降4.7%,天然气产量下降7.7%。为了减少印度的进口费用和发展天然气经济,增加国内产量至关重要。莫迪希望到2022年降低10%的原油进口依赖度,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国内产量需要提高一倍以上。

几年来,印度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投资者的倡议和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油气勘探许可证政策,采用收益共享机制取代以前和成本回收挂钩的产量分成合同机制,该政策还确保天然气营销和定价自由;开放面积许可政策,给予经营者全年选择区块的自由,而不是在预先确定的区块进行特定勘探;为开采困难的气田提高天然气价格;设定产量分成合同机制下开发和生产期的放宽、延期和公告政策框架,以尽早实现油气藏货币化。这些政策措施有可能增加勘探和生产的投资和活动,大多数行动是通过改善“营商便利度”来提高投资的经济可行性或降低风险,从而增加国内供应。

事实上,印度需要更多集中的努力来提高国内的油气产量。一方面,提高成熟油气田的生产回收率。印度成熟油气田的回收率是35%,全球基准为40%~45%。在全球范围内,新技术和强化采油技术在这方面效果明显。根据国际先例,鼓励为成熟油气田增产进行的专门投资,有利于推动强化采油投资及其相关的增产。可以考虑在降低国家石油公司风险的同时采用创新方法引进技术,或者为成熟油气田提供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已探明油气田的开发。因多方面原因,印度“新勘探许可政策”下探明的多个油气田均未投产,主要是经济可行性问题。这些探明矿藏大多数为气田。国家可以考虑采用交替气价的方法让这些气田投产,还应确保不同机构的必要审批不会拖延。此外,印度还需要推动勘探活动。自从2012年“新勘探许可政策——四”推行以来,印度新的勘探区块还没有授予合同,因此,勘探活动主要由国家石油公司推动。印度仅有23%的沉积盆地得到中度或深度勘探,亟须采取措施推动勘探活动。比如:分配勘探面积前由环境和国防等部门给予必要的审批,确保勘探活动能及时开展起来;尽快以便于分析的格式让投资者和公众了解相关的能源数据,以加快“开放式政府数据平台”建设;促成能源公司进行跨界公司收购,将国际收购工作重点放在几个地区,并在政府对政府模式下参与开发;加强能源公司组织结构以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资本和运营效率并加强监督。

总体来看,印度的能源之路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在获得、效率、可持续性和供应安全四大支柱范围内集中努力,对印度的能源安全进行“反思、重铸和重建”。

重建新的能源安全架构措施

在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维持税收/补助平衡,以确保可行性和经济的能源结构。

鼓励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包括长期合同和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将国际收购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几个地区,促成能源公司除了对资产之外还能进行跨界公司收购。

探索与私有公司共同成立一个能源基金,让财团能够为更大的国际资产和公司实体投标。

有关海外资料中,讨论了印度为构建新能源安全架构而考虑的对上游油气部门采取的行动措施。

推动协调政策和规定来确保投资的经济可行性

一是按国际先例为具体投资提供鼓励,以增加成熟油气田的产量,例如:进行加速折旧和减税等。二是考虑替代性天然气定价方法让已探明油气田获得成功,包括市场相关的天然气自由定价以及自由销售所生产天然气。针对未来许可的区块方面的措施已经在油气勘探许可政策下宣布。三是采取政策措施在液化天然气部门增加天然气消耗,例如:液化石油气工业、柴油发电和汽车,并考虑让目前未获得成功的部门能够利用天然气,例如:工业重油、国内液化石油气等。四是在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维持税收/补助平衡,以确保可行性和经济的能源结构。五是考虑修改城市配气投标指标,让真正严肃对待的玩家参与。同时考虑向城市配气部门提供公用设施状态信息。

在营商便利度方面有可见的改善

主要内容包括:保持一致、可靠和透明的监管体制,确保不会实施具有追溯性的政策;进一步精简合同管理,在产量分成合同机制下赋予管理委员会以权力并将具体实践整理编撰;提供所有必要的审批,例如:在分配勘探区块之前获得环境和国防等部门审批;通过以便于分析的格式让投资者和公众尽快获得相关能源数据加快“开放式政府数据平台”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扩建以开发下一代供应链

一方面,推动精选管线构建,在某些情况下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直到管线利用满足天然气需求。另一方面,提供充足的财政和基础设施鼓励措施,以吸引对供应链和服务的投资。此外,精简新基础设施和集气末站建设的审批和征地流程。

采用系统论方法创建一个经过改善的技术、生产和服务生态系统,以增加国内产量。首先,促进更大的研发投资来开发技术和解决方案。按每桶来算,印度能源企业在研发上的开支仅为全球其他企业开支的1/5。其次,通过较强的研发工艺和方法、更敬业的研发人员、对结果更密切的监测以及更大的商业导向来提高研发效果。再次,推动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可以采取双边结盟、工业论坛、学术联盟或技术公司风投等形式。最后,鼓励并吸引能源价值链中的本地生产,包括油田服务、特殊材料和化学品,以及能效储存和使用技术等。

通过加强公共事业单位以及同卖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推动国际供应

一是将国际收购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几个地区,并在政府对政府模式下参与开发,基于现有规模并吸取前面学到的经验教训应用于重点地区。二是促成能源公司除了对资产之外,还有能力、影响和动力等进行跨界公司收购。三是用充足的财力创建强大的公共事业单位或财团来得到指定资产/企业。四是鼓励公共事业单位开发全球人才库,能够在多个市场进行无缝运营,并进行跨界能力转移。五是加强能源公司组织结构以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资本和运营效率并加强监督。六是鼓励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包括长期合同和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同时,与私有公司共同成立一个能源基金,让财团能够为更大的国际资产和公司实体投标。

在获得、效率、可持续性和供应安全这四大能源安全支柱范围内采用全面的方法,需要经过协调的制度过程,从而让多项倡议为一个共同目标而保持一致,也意味着不仅政府部门之间,而且政府和企业之间都需要更密切的协调。这一愿景雄心勃勃,但并非不可企及。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