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恐龙进化而来的。这种恐龙大脑发达,视觉有立体感,眼孔大,奔跑速度快,身体灵巧。小型的兽脚类恐龙与始祖鸟在形态上几乎完全一样。假如始祖鸟的羽毛没有保存下来,那么任何一个古生物学家都会将它归于虚骨龙类。辽西发现的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就可以作为依据。
许博士说,在前不久,他们在辽宁发现一种与世界最原始的鸟类几乎无区别的中国鸟龙。这表明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进化成为一种新的物种。
生物的产生有偶然性,灭绝却是必然。
董教授说,地球上物种的产生是偶然的,而灭绝却是必然的。恐龙的消失,无疑背后有一场空前的大劫难。同恐龙一起消失的还有海洋中的鱼龙、蛇颈龙和天空中飞翔的翼龙。经古生物学家统计,约有70%的物种在那时灭绝了。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就跟着发展。其反映在地球的沉积地层中就是动植物化石突然变得稀少。
那时,一些物种灭亡,永久的消失,而残存下来的物种,劫后余生者经过一段不长的时间,就很快适应了环境,加速了进化,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形成新的繁荣。
有人认为,有些恐龙是因为体态庞大,脑袋较小,而导致死亡。其实不然,恐龙的灭绝是很多的偶然因素,使得它的灭绝成了必然。
奔龙这类智能型的动物,像狼一样群居,应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但生物进化到很特化后,往往更容易导致灭绝。这也是生物界的一种学说,越高级的动物越容易灭绝。因为一种生物一旦进化到很特殊的地位,其生存能力反而会受到限制。比如熊猫就是一例,它只吃竹子,因此只有中国的四川等少数地区才有,而且还要给予特殊保护。现在老鼠到处都是,就是因为其很"普化",一种新的灭鼠药,没等几天它就会适应。
有关人士指出,生物的科学是历史性的科学,它有可能出现一个个学派的观点。
但整个宇宙演化是定向的,一旦这些宇宙参数决定,那么一切现象也是定向的。
背景资料:2.25亿年前,最早的一批恐龙出现在阿根廷的伊斯拉瓜拉斯谷地。
之后,它们便迅速地向世界各个角落扩散。到了1.8亿年左右,恐龙王国出现第一个昌盛时期。1.5亿年前,恐龙达到了鼎盛时期。无论从体型还是主宰地球的时间跨度,恐龙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陆生动物。它们有直立的四肢,灵敏的头脑。
据中科院古动物所董枝明教授介绍,恐龙是一大类生活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都是那么大、那么重。至今已发现了800多种,我国发现的就有100多种。最近的评估说明,还有三倍以上的恐龙尚未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