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历
[本站编者注:这种恐龙,很多书籍都命名为异齿龙,但这就与二迭纪的异齿龙[Dinetrodon]重复,所以我们用了甄朔南教授的《中国恐龙》里的奇齿龙]
奇齿龙[Heterodontosaurus]在拉丁文中heter是不同的意思,odon是牙齿的意思。
简 介
[A]善跑,三种不同种类的牙齿,分为门牙、犬齿、臼齿三种,类似哺乳动物,因此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祖先。奇齿龙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或者本身有几种不同牙齿的恐龙。的确如此,奇齿龙的牙齿有三种不同形状,三种不同用途:前面锋利的门牙用来咬断树的枝叶;后面的板牙则用来咀嚼磨碎食物;而那些类似犬齿的獠牙,可能只有雄性才有,大概是用来当做武器使用的。前肢结实。
[B]奇齿龙生活在距今2.05亿年的早侏罗世晚期,生活在半沙漠化的环境里。它长约1.2米,重约2.5千克,头长约10厘米,是最早、最小的鸟脚类恐龙之一。奇齿龙,顾名思义,它口中生有不同类型的牙齿。它上颌最前端长着小而尖锐的上前齿,与下颌的角质喙相对应,用于咬住树叶;上颌前部生有肉食型的牙齿3颗,第三颗是獠牙,与下颌第一颗獠牙型牙齿相对;两颊牙齿齿冠边缘呈凿子状,紧密排列,用于咀嚼食物。有的奇齿龙没有獠牙,所以有人认为可能只有雄性才有这种牙齿。奇齿龙通常四肢着地或站立吃食,只有在遇敌逃跑时才两腿奔跑,奔跑中为了平衡身体,尾巴会甩来甩去。科学家推测,奇齿龙在吃食时,用喙一片一片啄下树叶或茎,集中在口的两边,然后一起咀嚼,咀嚼时下颌轻微向后挫动,样子颇像现代牛羊进食。它的手第四、第五指很短,但前三指长而灵活,并且有爪,因而它能够挖掘一些多汁的植物根吃,既有营养,又补充水分。它或许还会挖蚁巢吞吃蚁类。
[B]全长约60厘米,尾长超过身体的二分之一,臀高0.2米,体形纤细,窄颌细颈。喜欢吃些细小的动物,如蜥蜴和昆虫之类。其特征是肢骨中长,身体轻巧,后肢细长,口内长满尖利的牙齿,身后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秀颌龙是小鸟龙的近亲,身体更小,长到成年时只有70厘米长,除去长长的尾巴,身体不过母鸡般大小,不会对任何别的恐龙构成威胁,但由它们来对付更小的哺乳动物、小晰蝎和昆虫却是绰绰有余的。它还有一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当猎物逃往树上避难时,它也会跟踪而至爬上树去。它是很有名气的,主要在于这种恐龙的体型比鸡还小,有可能是所有龙中最小的一群。然而,有一种幼体的恐龙骨骼称为鼠龙(Mussaurus),体型比老鼠还小,最近被发掘到。细颚龙是一种快速像鸟样的掠食者。有些科学家认为它有可能是温血型、体覆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