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调局安全生产、项目质量和保密管理有关要求,中心决定四位班子成员分别带组拟于2014年7月开始对中心承担的地调项目深入野外一线进行全面质量检查。7月中旬,中心党委书记潘仲芳带领技术、安全、保密、党办等人员一行6人,前往大别山腹地分别对《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湖北木子店—安徽吴家店矿产地质调查》、《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关键地区地质调查》及《华中地区铀矿地质调查与选区》项目开展野外质量、安全、保密、廉政建设等综合检查。
检查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后,分质量、安全、保密、廉政四个小组分别进行检查。质量检查按室内、野外两个环节开展,室内重点对各类原始资料记录描述的真实性、准确度、文图对应度等方面进行查阅,野外主要针对实测地质剖面、地质点、矿点、槽探素描编录等进行实地检查。安全工作主要对行车记录、地质救生包、北斗个人终端、劳保服装、防蛇防暑药品的配备、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保密工作主要针对上网信息、文件操作痕迹、系统应用软件、移动介质使用记录等方面,用相关检查软件对野外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作了检查。党群部门的同志与野外科技人员边爬山边谈心,了解一线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诉求,同时听取征集不同意见,对思想工作延伸到野外一线作了有益的尝试。
野外检查结束后,将相邻的3个项目组成员集中进行意见交换,以达到互相交流、信息共享、以老带新、取长补短的效果。首先传达学习了部、局有关质量、安全、保密、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文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了点评与意见交换,总体认为:各项目野外工作推进正常,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和工作质量总体较好,安全、保密工作开展得较好。但由于新手多,对岩石、矿物的定名与辨认、构造特征的认识、素描等野外技能有待提高,对解决关键地质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对重要地质界线的追索控制和断裂构造的产状、性质、含矿性了解不够,有待加强。针对个别项目组驻地未配备消防器材、个别成员未带地质救生包的现象,检查组要求及时整改。检查组特别强调要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
检查组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对基础综合研究项目提出应重点对“两群四带”(大别群、红安群和北西向新城-黄陂断裂带、桐柏-桐城断裂带、北西西向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北东向团凤-麻城断裂带)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等开展深入研究;对典型矿床的研究,应尽可能地采集有效样品和第一手资料,总结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导找矿,开展选区对比研究,提出部署建议;对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提出应重点提高1︰5万吴家店幅的填图质量、对竹园一带的Au、As、Pb等异常区开展查证、对新发现的马鞍潭铅锌矿开展重点检查,沿走向进行追索控制,扩大矿体规模,以期提供找矿靶区。
检查组特别强调项目组之间要协调配合、共同提高。会后决定将两个综合研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留下来与矿调项目组成员一同测剖面、跑路线,共同提高项目质量。同时项目组也对中心提出了“加强对年轻技术干部的业务培训、项目组配置上网机和野外快速分析仪”的合理化建议。综合检查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