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营救野外被困的地质工作人员和车辆,他们积极协调地质调查项目实施,他们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区自然环境、民俗风情、野外自救互救、野外生存技能等安全常识培训,他们为了野外地质调查生产作业安全付出了10余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就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地质工作站的工作者们。
在西部,在高原,他们被视作野外地质工作者的诺亚方舟,被广大地质工作者亲切地称为雪域高原上的“120”。
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工作站成立12年来,组织、参与和协助救援100多次,救出了200多名身陷困境绝境的地质调查工作者,有力地保障了地质调查工作顺利开展。2010~2011年,地质调查任务骤增,野外工作站共接待了459个野外项目组、1128辆车、7174人次,协调工作纠纷19起,积极参与了多起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001年6月,西藏一区调项目组七台工作车辆全部陷入沼泽地。拉萨野外工作站救援小组在穿越6条河流和沼泽地以及两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后,在第四天傍晚赶到项目组被困地点。在成功救起三台车辆后,牵引车却陷入了沼泽地里。黑暗中,大家冒着蚊虫叮咬和野兽出没的危险,凭借微弱的手电光亮,用仅有的工具、木板、铁棍,一点一点把牵引车从烂泥中挖出。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满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时,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归途。
2011年6月25日,青海一区域重力调查项目组途经距沱沱河镇40公里的扎木曲河时,由于前一日突降大雪,河水上涨,项目组决定让一台性能较好的新车挂上钢丝绳先行过河。第一辆车顺利抵达对岸,第二辆车沿同样路线过河。可就在距离对岸10米的地方,车熄火了。无奈,项目组向格尔木野外工作站发去求救信号。工作站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派出牵引车前往营救,并于第二天上午将被困车辆“救”出。
10余年来,这样的救援,就是野外工作站的工作者们时刻准备迎接的挑战。他们为我国西部野外地质调查筑起坚强后盾,让地质工作者们更加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