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队伍建设 > 廉政建设 > 学习园地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高深 发布时间:2013-08-06
    解决腐败问题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鲜明也是最令人关注的文字之一。彻底解决腐败这个问题,光靠思想教育或指望所有领导干部都能自律是靠不住的,但是单纯依赖严刑峻法惩治亦难杜绝。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苏轼《范增论》中的一句话“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不仅仅为这句古老的警世之言赋予了新意,而且为全党指明了解决腐败问题的方向和重点。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福音”。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有好几层意思,其中之一是告诫人们不能满足于反腐败已经捉了多少虫子。物已腐烂了,可能旧的虫子没捉完又会生出若干新的虫子。甚至愈捉愈多愈捉愈大。反腐败要从“物欲保鲜,卫生无菌”这个根本问题上抓准抓狠。一块新鲜的好食物若要保持新鲜,就要从冷藏灭菌等方面入手,也就是说反腐必须建立和完善能有效抑制腐败、监督腐败、惩治腐败的一整套制度约束与监管机制。把各级领导手中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我国有句古话叫“防患未然”,这话出自《申鉴·杂言》一文中:“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古话中还有“防微杜渐”一说。《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听政,外戚窦氏兄弟擅权,为非作歹。司徒丁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的权势还未强大,及早加以制止,以防后患。丁鸿在上书中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这里的“杜渐防萌”,即现在说的“防微杜渐”成语。《元史·张桢传》中更直言:“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中国共产党是地球上的第一大党,且执政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有大的难处。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机体,又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在诸多方面受到传统的和新潮的腐败侵蚀是很难避免的。但“很难避免”并不意味“不可避免”或“理所当然”。解放前夕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谈话广为人知,而毛泽东与冒鹤亭关于狮子与虱子的谈话同样幽默深刻。
   
冒鹤亭(18731959),清光绪举人,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财政部顾问,解放后应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特约顾问、上海文史馆馆员,对诗、文、词、曲的创作与硏究都颇有学养。1957年冒鹤亭从上海来京探亲,毛泽东拜托陈毅元帅请他到中南海做客。630日夜,毛泽东与冒鹤亭长谈近两个小时,谈话领域广泛,说古论今。临行时毛泽东送老先生上车,并问老先生有何赠言。冒鹤亭引佛经中一个故事说:狮子是百兽之王,什么猛兽都不怕,只怕自己身上长虱子;共产党是狮子,不可自己生虱虮。虱虮虽小,害莫大焉。毛泽东问,是咬人的虱子吗?他还用拇指捻着食指来形容。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毛泽东说谢谢,表示一定牢记。
   
这个佛经故事也告诉人们,治理腐败,不能单靠捉虱子,而且狮子也很难捉净自己身上的虱子。套用习近平引用苏轼的话就是:“狮必先脏,而后虱生。”在诸多严峻挑战中,一些党员干部发生的贪污腐败,更应使全党警醒。“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就是告诫全党,既要狠抓虫子、多抓虫子,同时也要从体制和制度上着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特别是要注重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真正建立一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让各种监督成为一条防腐惩腐的万里长城,成为贪腐分子不可逾越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