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始终把防范利益冲突和权力寻租以及作风建设等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加强市场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建设,防控市场风险的同时防控廉政风险,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警钟长鸣,坚持守住两条线
证监会坚持反腐倡廉教育常抓不懈,确保监管干部牢牢守住两条线,即做事不碰红线、做人不越底线,红线就是党纪国法高压线,底线就是做人的良知和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岗位教育抓重点。围绕股票发行审核、市场并购重组等重点岗位和严格遵守禁止买卖股票规定、禁止泄露和传播内幕信息或利用内幕信息谋取利益以及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离职回避等重点内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主板、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委员和并购重组委委员换届时,证监会于第一时间提出廉政要求。对新入职干部,不仅开展任前廉政授课和组织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还要求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已经持有股票的,在录用或调入后一个月内依法转让,并书面报告处理结果,强化防范利益冲突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
警示教育抓案例。结合李启红、刘宝春、杜兰库等市场违法违规典型案例以及监管部门发生的腐败案例,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剖析发案根源,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不断提高监管干部的法纪意识。
延伸教育抓市场。坚持内幕交易“零容忍”。为深化对内幕交易危害性的认识,2012年证监会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内幕交易警示教育展,全系统监管干部和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高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近10万人参观了展览,营造了良好的防控内幕交易氛围。
标本兼治,打好反腐败持久战歼灭战
反腐败既要打好持久战,也要打好歼灭战。“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标,就是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治本,就是做好反腐败斗争长期作战的准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反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效果。
突出办案重点。把查办案件作为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要求的重要举措,突出重点,严肃查处利用行政许可权、稽查处罚权、监管权等进行权力寻租的案件,严肃查处内幕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的案件,严肃查处媒体或网络揭露的监管干部廉政方面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严惩不贷、严肃追究。
强化“四个注重”。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注重以案促查,每查一案,案发单位认真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找准廉政风险点;注重以案促改,对已经发生的案件,研究分析主客观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注重以案促评,结合查办案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注重以案促建,通过查办案件,深入研究监管部门可能产生利益冲突和权力寻租的关键环节,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着力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推进源头治理。按照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逐步清理、减少、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从源头上防止权力寻租等现象的发生。去年,证监会共下放和取消35项行政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机制,实行“阳光审批”,向社会公开股票发行审核流程和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每周动态更新,进一步提高发行审核工作透明度。引入媒体监督机制,邀请媒体列席发行审核会议,强化外部制约。
领导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证监会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市场和投资者的重要着力点,切实维护监管部门公信力。
细化制度抓规范。依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从密切联系群众、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保持清正廉洁等9个方面提出25条实施办法。证监会机关各部门、系统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具体措施。特别是针对现场检查、出差办事等工作,提出“五个一律”的要求:一律不提特殊要求,一律不准超标准住宿,一律不接受监管对象宴请,一律不得利用公款到高档娱乐场所和健身场所活动,一律不接受地方赠送的各类纪念品和土特产,有效规范了监管干部的公务行为。
调查研究摸实情。组织开展针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专题调研,听取部分派出机构和市场方面意见,认真总结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好的做法和经验。根据调研情况,下一步,将建立督查机制,以每季一查、半年一评、巡视监督和执法监察等为抓手,对中央八项规定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坚决防止走形式、搞变通。
领导带头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证监会主要领导调研时,严格限制陪同人数,并按照规定安排住宿、用餐、交通等服务。由于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全系统把中央八项规定当做铁律,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
预防在先,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惩更要严防,首先要立足于防,严防死守,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
明确工作路径。证监会坚持审批前沿抓重点岗位、监管前沿抓派出机构、市场前沿抓交易所,逐步建立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权力制衡机制。2012年,借鉴国际金融机构风险防控管理理论,结合监管部门实际,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金字塔”模型,进一步完善“制度+科技”的工作机制,形成“教育防控、岗位防控、流程防控、制度防控、技术防控”五道防线。目前,全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呈现出理论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成效逐步显现的良好态势。
注重科技防腐。坚持把科技手段作为廉政风险管理融入业务管理的重要切入点,着力构建科技监控信息系统,加强过程监督,实行“人机双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执行工作程序、落实工作制度的不利影响。岗位“系统授权”,利用信息技术系统对监管权力进行科学配置,对人员角色进行科学定位,依据岗位职责赋予相应权限,防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的发生;流程“系统固化”,由系统对每一个流程和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实施固化,使每个控制环节都成为不可逾越的关卡,做到无缝对接、有章可循,实现廉政风险自动阻断;风险“系统预警”,由系统对每个环节的廉政风险按级别自动进行提示,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实时监控,实现风险预警网络化;责任“系统留痕”,由系统自动保存工作中生成的各类数据信息,为倒查追责提供依据。
找准工作抓手。坚持把加强信息技术合规审计作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金字塔模型的具体手段。从证券期货交易所等单位信息技术设备采购和网络运行维护的项目立项、预算编制、招标采购、商务谈判、合同签订、日常管理、钱款支付、项目验收、绩效评估等环节入手,深入检查财务预算审批、招投标监督、采购监督等制度执行中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防范廉政风险。
作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书记 黎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