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群团共建

资源所与新立村精神文明共建又有力作

来源:地科院资源所 作者:黄道袤 吴冬梅 发布时间:2015-09-24

9月16日,资源所新立村精神文明共建成果转化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市平谷区南独乐河镇新立村召开。会议由资源所副所长张佳文主持,新立村党支部书记代金锁、资源所副所长邢树文及所文明办、矿山环境室有关负责同志和项目负责人、村民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以《深化共建模式,转化共建成果》为题做的启动项目介绍,与会人员对如何发挥村所各自优势做好共建项目,加快和促使共建成果落地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资源所新立村精神文明共建成果转化研究项目由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执行时间为3年,主要任务和研究内容:一是通过对土壤、灌溉水、施肥情况、大桃品质等构成的简易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比位于平原区的新立村与位于山区-半山区的后北宫村影响大桃品质和大桃产量的因素,并做出简要评价,为新立村大桃品质的改善提供建设性意见;二是践行“三严三实”,将前3年两个结题项目完成的学术成果真正落地,通过重新梳理,形成村民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用得上的惠农成果,即完善一张村情图,让村民对村情一目了然;出版一本宣传画册,为新立村“走出去”提供服务;出版一部学术专著,展示生态农业研究和地质学术新成果;制做一套共建展板,完善共建成果宣传平台;创建一个生态农业村民共享数据库,为新立村已有的村民文化工作站和新建的社区科普体验厅提供数据支撑,最终形成“五个一”的共建成果。

为加强对共建项目的指导,资源所和新立村组成了由领导班子成员和主要职能处室负责人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从共建任务要求上调整和充实了项目组人员。从今年7月份开始相关野外工作已经部署开展。

资源所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深刻把握“结对子”这一本质,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坚持探索并不断创新以项目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共建模式,把学术成果转化为让共建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读得懂用得上的东西,以求真求实的“三严三实”作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尝试着走出一条具有地质特色的精神文明城乡共建新路。

会后,张佳文、邢树文等一行参观了新立村在北京市政府资助下新建的社区科普体验厅和部分共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