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自然资源科普优势,能够为社区群众提供科普服务。我们去年获得了‘第三届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称号,也希望有更多地机会面向社会提供志愿者服务。这里还有几间会议室,虽然不大,但在需要时也可以作为社区的活动场所……”7月20日上午,面对着一批特殊的客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娓娓道来,将本单位的优势和盘托出。
这批客人,是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的街道负责人,还有西城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此行受邀来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双方的目的是通过座谈交流,围绕区域化党建、精神文明共建进行探讨,对接需求。
屋外酷暑难当,屋内如沐春风。代表委员们参观了全国地质资料馆,观看了地质调查宣传片,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纷纷感慨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辛,对地质人的奉献精神由衷地敬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基础地质资料,而这些资料背后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艰辛。地质工作风餐露宿,沐风栉雨,大多在人迹罕至、充满危险的地方开展。我们一定要认真收集和梳理地质工作者的心声和诉求,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今后,展览路街道将和发展研究中心开展联创、联建、联谊和资源服务等活动,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魏建明说。
“我们真诚希望以这次座谈交流会为新的起点,与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广泛的区域化党建共建合作,做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实现城乡、区域、社区全覆盖的‘三位一体’大共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张海啟介绍说,这次需求对接活动是中心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创新,开启了发展中心与所在区域政府整体联动、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下一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将继续努力在地质资料数据服务、地质科普活动、会议场所、志愿服务、实践调研等方面为街道和社区做好服务,把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优势,为北京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