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鄂尔多斯北部湖泊集中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在野外驻地项目部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议,会议由项目骨干张俊主持,项目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野外战斗堡垒作用,根据项目组人员结构和工作特点,经过项目组集体讨论并由水环处党总支批准,正式成立了由17位党员组成的野外临时党支部。会议隆重纪念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并简单介绍了临时支部情况。党员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学一做”精神的理解各抒己见,认为要认真学习党的章程,提高党性修养,从思想上靠近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其中,项目组司机王师傅,党龄最大,他首先表达了对共产党的信仰与热爱,并主动提出分担项目组后勤和饮食保障方面的工作,努力为大家提供安全的出行和健康的饮食,为野外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其他同志也都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希望靠近党并向党员学习,以期尽早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并表示将积极配合项目野外工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为保障项目野外工作质量和圆满完成项目任务做出贡献。
会议期间,大家还对学习和研究的经验认识和体会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其中,张俊同志结合自身体会,和大家分享了学习和科研的四个阶段过程,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会”,学习研究之初,未掌握理论体系,找不到方向,有待入门。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会”,入门后,发现了科学问题,有了一定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初步确定了专业方向。第三阶段:“知道自己会”,勤奋学习后,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知道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专业方向有所见地。第四阶段:“不知道自己会”,苦苦钻研后,真正学到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整个会议持续一个半小时,流程规范,气氛庄重。支部成员共聚一堂,相互认识,相互探讨学习,加深了对“两学一做”的认识和对项目工作的理解。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分布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是西安承担的二级项目,项目目标任务为: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湖泊集中区1:5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开展湖泊区地下水系统循环演化规律和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湖泊生态系统保护提供水文地质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撑,重新评价保障生态建设需水新条件下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确立湖泊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生态需水与能源基地生产需水的争水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主要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鄂尔多斯盆地地下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项目通过设立专题研究、开放基金、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种形式,与中科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等国内知名专家团队展开合作;通过组建野外联合调查队,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定期现场研讨等形式,对各外协委托项目统一部署,统一技术要求,全面指导和质量把关,加强项目野外质量,强化室内综合研究工作,确保总体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项目性质和任务,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项目组临时党支部将努力践行“两学一做”精神,传承发扬地质人艰苦奋斗品质,按照项目部署和工作计划,认真开展野外调查工作。
党组织生活会会议现场
党员同志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