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队伍建设 > 党群工作 > 工作动态

风雪高原第一课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超中 发布时间:2015-07-15
  我是1968年1月到青海地质局工作的,我永远忘不了在人生新的征程开始时,在那风雪高原上的第一课。

  那年六月初,我所在的青海省第三地质队陆续开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果洛德尔尼矿区。按说初夏的六月应当是鸟语花香、艳阳高照的季节,也是地质找矿的黄金季节。但在这里却依然是雨雪交加、寒气袭人。

  一天清晨,我突然听说有一个机台在出队途中遭遇暴雪,汽车抛锚,在荒野已经被困了一天一夜。再一打听,原来是一位姓贾的钻工师傅连夜翻山越岭,几乎是爬回矿区报的信。当时,他已经快冻僵了,只听他断断续续地说,还有两个人和他一起来报信,由于天黑雪大,他们也走散了。

  矿区领导一听说这个情况,马上带人开着拖拉机去寻找和救援。

  当人们翻过几道山梁,突然发现山坡上有两个“雪人”僵硬地依偎在一起,面朝矿区的方向翘盼着。人们上前仔细一看,正是和贾师傅一起来报信而走散的机长耿雪生、青年钻工张坚。

  经过一番紧张抢救,医务室的大夫无奈地摇了摇头。见此情景,一位矿区领导悲痛请求大夫:“一定要把他们救活!一定要把他们救活!”然而,他们生命的轨迹已经永远定格在茫茫雪山之上……

  后来,全机台20多人得到救助,机械设备也抢救了回来,耿雪生和张坚不久被省里追认为革命烈士。

  我不知道在那空气稀薄的高原,在那崎岖陡峭的山路,在那寒风凛冽的雪夜,他们经受了怎样的艰辛困苦。但令我永生铭记的是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在风雪高原为我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地质新兵上了第一课,那便是:干地质,就是要吃苦和奉献!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