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行业多英才,
哪愿宝藏永深埋。
心系找矿助发展,
奉献龙江寓情怀。
在黑龙江47.3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大地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蕴藏着丰富而宝贵的矿产资源。有这样一群人,在高山险峻之中,在湍急河谷之中,在荒原旷野之中,风餐露宿、破除艰险,诠释无怨无悔,攻克难关、找矿护矿,铭记忠诚誓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勤劳的伟岸身躯丈量着龙江的每一寸土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寻找可利用的矿产资源,他们就是我们一直传唱赞颂的最可爱的地质队员。
在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地勘队伍中就有这样一名地质队员,他叫崔玉军,1966年出生,共产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自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地质勘探工作,始终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他有着高超的业务素质,参加过数十个地质勘查项目,取得了多项优秀成果,对全系统化探技术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被评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化探专家、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一级化探专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在团队中常常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局、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地质技术先进个人、党风廉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5月,他成为102名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中的一员,赴京参加表彰大会并受到国土资源部领导的亲切接见。
不畏艰险 勇挑重担当好地质人
大学毕业的崔玉军在工作报到之初就主动请缨,要求深入到最艰苦的野外生产一线,这一去就是大半年,过上了“出队背馒头,收队背石头”的生活。在条件恶劣的野外环境中,他踏实肯干,乐于钻研,用谦虚认真的态度和百折不回的劲头很快完成了从毕业生到工作者的转型,并不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质队员,更成为野外生产的骨干力量。他从不畏惧艰险,敢于攻坚克难,常常勇挑重担,1991年参加沐河屯幅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时,正值中秋佳节,但他仍带领多名工作人员深入野外林区工作。该地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杂草丛生,且间或分布有湿地沼泽,异常艰险,交通状况极差,鲜有道路,他率队从凌晨四点钟出发,徒步20多千米穿过塔头甸子到沟顶工作区,一干就是一整天,傍晚返回驻地途中遭遇风雨突袭,他带领大家冒雨走出塔头甸子到达公路,深夜返回野外驻地,队员们都已筋疲力尽、困顿交加,纷纷倒头便睡,但崔玉军却着手将当天的工作内容认真分析整理,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完整清晰,几个小时后他又早早起床,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之中。在他与队友的艰苦努力下,项目野外调查采样工作顺利完成,为日后整个项目的圆满收官奠定了重要基础。25年来,这样的经历对于崔玉军而言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他翻过高山,渡过大河,穿过密林,越过沼泽,忍过蚊虫,斗过野兽,饮过溪水,吃过野果,淋过暴雨,遇过洪水,但他始终坚持和弘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地质工作的确艰苦,但看到地勘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看到当地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这就是崔玉军作为地质工作者最深切的感受。
甘于奉献 硕果累累做好排头兵
多年来,崔玉军为了心爱的地质事业, 长期坚守野外生产第一线, 放弃了无数的节假日, 放弃了许许多多本该属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全身心地投入地勘项目之中,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呕心沥血、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他虽偶尔自责对于父母妻儿的亏欠,却始终能得到全家人的理解。“对于家人,我的内心充满愧疚,这种愧疚是无法弥补的,我感谢家人对地勘行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崔玉军眼含泪水发自内心的深情表白。对于地勘项目,崔玉军时刻秉持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25年里他承担过数十个重大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1990年至2004年间,他主要从事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和化探异常查证工作,担任技术员、副技术负责等职,先后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项目7个图幅,完成了化探异常二、三级异常查证8个项目,其中有4个项目通过异常查证已经见矿体、矿化体;2005年以来,他主要从事农业地质调查和化探管理工作,任黑龙江省地调总院化探副总工程师,并为全系统化探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先后负责省部合作的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和中国地调局科研项目12项,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期间主编专著1部,合著专著1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6篇,主笔成果报告12份,2005年被评为国土资源部青年科技骨干,2010年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坚定信念 重品修德誓做好党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作为共产党员的崔玉军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总是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关爱他人,在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能及时伸出援手,大力帮助,毫无所求,渐渐在大家心目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多年来,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他总能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主动放弃个人利益。他非常关心青年同志的成长,甘当阶石,甘做人梯,十分注重做好传、帮、带工作,常常鼓励和给予年轻技术人员勇挑重任的机会,并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传授经验。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已经有十余名青年同志成长为该专业的技术骨干,成为地质勘探领域中的一线尖兵。“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地质找矿太专业,得失好坏自心知,必须做到问心无愧,决不允许出现‘矿丢失’现象”,20多年来,崔玉军一次又一次地告诫自己和身边同志。生活中,他豁达开朗、健康向上,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容面对,总以他那地质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对“最美地质队员”这一殊荣,崔玉军总是强调三个字,“感谢党”,他说多年来如果没有党的培养、领导、信任、支持和帮助,就无法圆满完成一项又一项地勘任务,一定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
踏遍龙江人未老,再整旗鼓不辞劳。如今的崔玉军依然在地质勘探一线奋战,依旧在白山黑水间毅然前行,用激情与汗水默默地浇灌着平凡而伟大的地质事业,用智慧与创新助推着龙江矿业腾飞。他以无数次的辛勤努力和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谱写出地质生命赞歌,青山绿水敢为证,他就是地勘队伍中一名美丽的地质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