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如何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支部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党支部活动促进业务发展是我中心水环处党支部一直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的问题。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中心水环处党支部在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发展探索方面成效显著。抗灾救灾工作又给他们继续进一步探索党的工作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中如何发挥出更大作用带来了契机。2010年我国相继发生了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西安中心水环处党支部就如何贯彻部、局和中心党委的指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抗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分析,认为在抗洪救灾突击队伍中建立创先争优活动党小组是改变党组织的存在形式、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他们先后建了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玉树地质灾害排查、安康抗洪救灾、延安地区地质灾害排查、延安榆林市地质灾害排查突击队;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勘查及鄂尔多斯盆地宁东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等争先创优活动党小组,负责人担任党小组长,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党小组在工作中发挥作用,推进争先创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2010年3月西南地区发生大旱,西南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在水环处副处长、党支部书记朱桦同志带领下,由共产党员陶正平、王晓勇、崔旭东等技术骨干为主组成的中心西南抗旱服务队,紧急奔赴云南曲靖、宣威参加抗旱找水工作。通过50多天的艰苦努力,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在曲靖市麒麟区、宣威市、会泽县等地区评价水文地质靶区40处,为打井选址提供了技术依据,成井率高达90%,圆满完成了国土资源部抗旱救灾任务。
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地震后次日凌晨,在李文渊副主任带领下,以共产党员张茂省处长为组长,党员王佳运、李林等专家组成的国土资源部玉树地质灾害排查专家组飞赴玉树地震灾区。15日下午五点,由共产党员徐友宁副处长带领的第二批10名专家驱车奔赴灾区。全体人员克服高寒缺氧的极端条件,冒着余震的危险,圆满完成了巴塘乡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排查工作,为地震灾区救援、灾后重建提供了防灾减灾的科学依据。随后,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汛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水环处主动请缨。由处长张茂省、副处长朱桦带领由27名党员等专家组成队伍再次奔赴灾区,开展玉树结古镇及其重要设施周边地区在强降雨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进一步调查。先后对玉树震区结古镇、扎西科地区展开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不稳定斜坡、崩塌、滑坡等隐患进行了排查,排查出隐患点31出。他们向当地民众广泛散发自己编印的《滑坡手册》和《地质灾害防治小知识》等宣传资料,提高居民识别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自救意识,协助地方政府完善了群策群防体系。
7月下旬,陕西省安康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引发大范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应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等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水环处立即抽调8名地质灾害专家赴安康的紫阳、旬阳两县,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他们冒着随时出现泥石流、滑坡、山石崩落等危险,进行现场排查。通过5天的艰辛的工作,在安康受灾最严重的紫阳、旬阳两县排查危险区段50余处,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22处。提出了搬迁避让、裂缝填埋、修筑排水渠、前缘停止开挖施工、工程治理、设立裂缝简易监测标志、汛期加强监测等建议。对危险性大的隐患点,制订了应急撤离预案。为地方政府汛期科学合理防治地质灾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当地政府这样称赞他们:你们这只由年轻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队伍,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组长魏兴丽作为以女同志,顽强的工作作风和细致的工作态度难能可贵,从你们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也给予了高度称赞,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在整个抗灾救灾过程中,创先争优活动党小组带领党员始终走在工作的前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风采,也为中心迎来了声誉,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影响和地位。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先进集体、玉树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排查先进集体等称号。有20人次获得国土资源系统西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国土资源部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先进个人”、青海省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先进个人称号,他们都是共产党员或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该党支部先后获得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陕西省科技系统先进党组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