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2016地调成果之二: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更加有力

来源:中国地调局 发布时间:2017-02-22

1. 全面服务国土资源领域“十三五”规划编制

一是支撑完成了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和国务院批准的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支撑完成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信息化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总体方案的编制,得到部党组的肯定。二是江苏、湖南、甘肃等省公益性地调机构,在支撑省级国土资源、矿产资源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2. 积极支撑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

一是积极优选有利勘查区块,圈定20处油气远景区,优选11个有利勘查区块提供国土资源部招标出让。新疆国土资源厅及时推进4个区块的3个中标企业开展企地对接和协调。二是在前期竞争性出让的内蒙古银额盆地6个油气勘查区块中,中石化中原油田和延长石油在务桃亥和温图高勒两个区块实施的4口参数井,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银额盆地新区、新层系的油气重大突破。

3. 全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一是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0.2万平方千米,1:5万矿产地质调查16.9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二是在大宗紧缺矿产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柴达木大浪滩—黑北凹地新增氯化钾资源量2000万吨;西藏鲁尔玛铜矿的发现将冈底斯铜矿带西延200千米;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在湘中—桂中地区估算锰矿资源量1.27亿吨。三是瞄准战略新兴矿产,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发现新疆黄羊山超大型晶质石墨矿,预测资源量2000万吨;四川地调院配合资源所在甲基卡外围累计新增氧化锂资源量100万吨,全区资源总量突破200万吨。四是中央财政投入带动7.8倍的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新发现矿产地144处,开辟了大兴安岭中南段锡矿、东昆仑镍矿、西昆仑锰矿、东准噶尔石墨矿等重要找矿新区,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最终目标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4. 大力支撑自然资源体制改革

一是编制《中国自然资源图集(2016年)》,为全国自然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和管护提供了基础信息,为部分地区空间规划试点和首批自然资源确权发证试点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编制我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情况报告、全国地下水水质评价报告,及时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参阅。完成全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宏观评价,为生态文明绩效评价和责任考核制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在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支持下,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顺利推进,累计完成7500多个监测站点建设;完成34张全国性和区域性地质环境图件编制,各省组织完成275张省级地质环境图件,提升了地质环境管理支撑服务能力。四是利用遥感技术,联合四川地调院、湖南环境监测总站、煤炭地质总局等30多家单位,完成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对全国12.1万个矿业权进行了监测,圈定疑似违法图斑1万多处,有效支撑了矿政执法。五是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初步查明了东部15个省25年来土地环境质量变化特征,有力支撑国土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浙江、广西、湖北、福建等省加大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力度。浙江积极探索调查成果在县、乡、村三级土地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5. 主动服务防灾减灾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实现“国家-省--县”四级数据联动更新。全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7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2.4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7亿元。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和四川等省探索创新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和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开展山地丘陵区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试点示范,编制成灾模式和早期识别标志为核心的新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显著提高了调查精度和防灾减灾成效。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了福建泰宁泥石流、浙江丽水滑坡、新疆叶城泥石流等重大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技术指导。四是开展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InSAR调查监测,支撑了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地面沉降防治联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