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聚焦国家需求 谋求转型发展

——访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探矿工艺所所长胡时友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琼杰 发布时间:2016-01-27

“我们要落实新定位,聚焦国家需求,打好第三次转型攻坚战,着力提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能力,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支撑。”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探矿工艺所所长胡时友在接受中国矿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成立于1978年8月的成都探矿工艺所,可谓命运多舛,两轮事关科研单位生死攸关的科技体制改革都赶了个正着:1985年~1998年的第一轮科技体制改革,该所被划归为技术开发类科研单位,进行以事业费减拨、改组内部组织机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加快成果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改革。1999年~2003年的第二轮科技体制改革,该所又跟国土资源部下属的其他4家研究所作为应用型科研机构,实行整体转为科技企业的改革,从2003年1月1日起按照企业执行。

 

“两次大的科技体制改革,对我们所来说都是一个拓展业务和专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也是一个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转型期。”胡时友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地质市场处于低谷期,一方面是有人无活(地质项目)干,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另一方面是进入新领域,缺技术缺资金更缺人才。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工艺所在传统探矿工艺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领域,加强了地质类、监测类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量,将原来从事坑探室研究的人员转向从事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的研究,将原来从事探矿仪器仪表研究的人员转向从事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研究与服务,开始了全面向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进军的华丽转身。

 

“工艺所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围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完成了光纤推力测量系统、滑坡岩土层含水量测试仪、位移计、边坡锚固技术、高陡边坡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等多项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成果,在三峡地质灾害治理、川藏公路和108国道西昌段高边坡地质灾害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直接参加了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治理工程、丹巴县建设街后山滑坡应急抢险治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锚固等11项重点工程。2002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复,工艺所加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的牌子,以更好地发挥在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谈到第一次的成功转型,胡时友记忆犹新。

 

屋漏偏逢连阴雨。刚刚凭借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而成功突围的工艺所,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第二轮科技体制改革又把该所推向了市场,成为国土资源部5家改制所之一,该所不得不再次进行新一轮的业务拓展和结构调整工作。

 

“从2004年开始,我们所在继续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紧盯国家需求,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总体部署,又向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评估等新领域拓展,尝试开展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缺乏人才,我们就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进行培训。”回想转型时的情景,胡时友不堪回首地说,“我们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刚开始所完成的报告在递交给专家评审时,被专家批得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但我们最终还是成功了,实现了第二次的破茧化蝶,在全国地质环境与灾害评价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汶川‘5=12’地震后,我们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应急监测、搬迁安置点地灾调查、石油井场和管网地灾调查与评估等多个项目。”

 

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施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已经两次成功转型并从地质灾害防治中尝到甜头的工艺所,又捕捉到了地质工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而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管理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肩上担负的责任,促使他们再次进行业务拓展和结构调整,从2014年开始,该所又开始了第三次创业——根据国家需求,开拓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新领域。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2014年招聘了两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领军人才,2015年又招聘了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技术人才和研究生,并成功完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安排的西藏昂仁-谢通门1∶2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胡时友欣慰地说。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为我们所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前两次转型因为传统产业萎缩没有活干,进入新领域既没钱又缺项目,还要招新人,完全是靠自己在闯在试,所以之前的两次转型都经历了10年之久。而这次转型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大力支持,有明确的方向,又有项目支撑,还有我们前两次成功转型的经验和基础,只要我们加强管理和人才培养,强化科技创新,预计3年~5年就可以顺利完成。”胡时友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