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汪民: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公益性地质工作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4-03-1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大力推动源头保护,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地质工作必须适应新要求,坚持资源环境并重,在工作内涵和服务对象上进行深度调整,发挥好地质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

  坚持以大地质观推进工作。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地质工作的内涵必将更加丰富。人与环境互为影响,地球与天体相互作用,当代地质科学正在走向以研究地球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地球系统科学。地质工作必须跟上这种时代的步伐,树立大地质观念,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围绕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创新理论,革新技术,着力构建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地表到深地、深海、深空和深时的探测与监测体系,建立大数据集成平台,提高资源环境综合调查程度,深化对自然的认知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牢基础。

  坚持以大资源观推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界各种资源共生并存,开发一种资源,必然会涉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推动着传统资源概念的改变和利用方式的转变,由传统工业所需资源拓展到新兴产业资源和新能源,由单门类资源利用拓展到多门类资源综合配置,从以资源为中心走向资源环境并重。地质调查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树立大资源观念,勘查开发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相互配置,注重环境影响和生态响应,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着力开展资源环境综合调查,进行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与监测,注重新能源、新材料,强化调查过程中综合信息的提取,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建立提供基础支撑,为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化管理和节约集约、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服务。

  坚持以大生态观推进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优先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具有资源与环境双重属性。开发利用资源必然影响环境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从源头做起。地质调查具有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服务的多重功能,必须树立大生态观念,统筹考虑土地、水、海洋、林业、矿产等各类资源环境,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着力加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综合调查与评价,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城乡建设的约束,以流域和构造体系为单元,系统开展环境地质、生态地球化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推进城市、海岸带和荒漠化、石漠化地质调查,为国土规划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依据,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全面服务生态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