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之五
——加强公益性队伍建设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4-03-18
加快队伍结构调整。总体上看,当前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一线科技人员缺乏,专业力量还比较薄弱,全局自身力量承担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任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业务结构亟需调整。要以项目为带动,通过三年左右调整,保证全局主要专业力量转移到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上来。今年要根据各单位业务特点、专业优势和工作需要,制定专门规划,合理分工,明确任务,细化要求;各单位要根据局总体规划,制定调整计划,进一步明确业务定位,落实目标任务,调整业务结构,推进人才队伍和业务平台建设。武警黄金部队要进一步推进业务调整转型,充实力量,提升承担基础调查的能力与水平,妥善处理好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与矿产勘查成果处置的关系。
促进地方和院校公益性队伍建设。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加强与地方公益性地质队伍的联系,强化业务指导。地方公益性队伍要适应改革新形势新要求,抓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遇,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加强承担公益性工作的能力建设,推进队伍结构调整,进一步建实建强。完善地方公益性队伍能力评估制度,没有通过评估的不得承担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新开项目。为保障公益性地质工作资料的及时汇交和社会化服务,今后安排中央地质调查项目,对不涉及矿业权的单位优先予以考虑。院校地质调查院要通过承担任务,推动调查与科研和教学的相互结合,促进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对中央管理的行业地勘单位,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继续实行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工作方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局人才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局5项人才计划落实。启动实施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聘计划,争取在海外高端人才引聘上有所突破。开展优秀团队培育计划首批遴选,着力加大院士后备人才和优秀团队培养。组织好第二批高层次地质人才培养计划和第四批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人选遴选,继续抓好党政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加强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激发调动各层次人才积极性。各单位都要重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着力造就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和科技领军人才。
强化班子建设。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标准,选优配齐局属单位和局机关部室领导干部。按照“统筹谋划、急需先配、分步实施”原则,抓紧配备现有空缺党政正职和副职职位空缺较多的领导班子,把组织选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主要方式;合理确定副职岗位竞争性选拔范围,对符合任职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不易集中的副职岗位进行竞争性选拔,对已有合适人选且人选意见比较集中的不再进行竞争性选拔。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开展局机关部室负责人与局属单位领导间岗位交流,探索开展省级地调队伍优秀人才与局系统优秀干部的双向挂职交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抓好以聘用制为主的岗位设置管理,建立技术二级岗位遴选委员会专家库,积极探索事业单位职员职级制,完善五级职员以下岗位管理。
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各单位要切实重视离退休人员服务和管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离退休工作的精神,按照部、局党组加强离退休工作的意见,积极落实离退休职工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关心爱护老同志,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为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