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矿业报:中国地质调查局致力提升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立 发布时间:2012-02-20

    作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实践者,中国地质调查局如何具体安排业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对于全国地质调查业务工作的开展显得至关重要。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该局召开了2012年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以上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在作工作报告时表示,该局将从坚持抓业务带队伍做起,全力提升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


  汪民表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举地质找矿新机制和“358”目标两面旗帜,抓业务、带队伍、出成果、出人才,全局上下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2011年各项工作任务,在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综合管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局中长期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业务管理能力大幅提高,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综合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装备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汪民认为,新形势新要求赋予了中国地调局新的光荣使命,中国地调局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处在履行重大使命的关键时刻,站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


  “面对当前大好形势,我们深感机遇难得。但我们的工作与中央期望、与国土资源部党组要求、与社会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汪民坦言,“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的烙印还很深,自我封闭、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观念还很强,思想观念亟待转变。二是我们过于把主要精力、技术力量放在争取项目、组织实施上,忽视了主动、超前考虑项目成果使用和有效服务的问题,公益服务意识亟待增强。三是调查研究能力离精兵加现代化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担当好历史赋予的使命任重道远。四是地质科技对地质找矿工作突破的引领支撑作用还不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不高,引进、消化和转化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与应用服务还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汪民强调,必须牢记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职能,转变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坚定信心,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对于如何扎实推进2012年各项工作,汪民表示,总体要求是以科技为引领,坚持公益服务定位,紧紧扭住项目怎么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三大环节,抓业务、带队伍、出成果、出人才,全面保障和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他强调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瞄准长远目标,认真抓好规划细化落实。要坚持改革发展方向,做好规划细化和推进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大力提升公益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项目管理关系,抓好业务中心建设,开展项目“质量年”活动,抓好产品设计,打造成果服务平台。三是推进新机制,全面保障和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其中,中国地调局要发挥好整体优势,大区地调中心要成为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单位要加强科技攻关和指导,专业地调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要发挥好专业和技术方法优势,公益服务单位要切实做好公益服务工作。四是创造有利条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搭建平台,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氛围,抓好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创新管理方式。五是加快整体建设,提高基础保障能力。将加快推进队伍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装备建设。六是坚持制度创新,推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将增强制度供给能力,抓好经济管理,构筑合理的经济结构,加强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七是加强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队伍凝聚力。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廉政建设。


  “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汪民最后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乘势而上,全面完成2012年各项任务,全力提升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