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全国地调和局工作会议 > 2012全国地调会及局工作会 > 媒体之声
2011年注定是地质工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国实现整装勘查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矿产资源三项国情调查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国际上最先进的海洋地质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入列以来首次承担大规模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我国拥有了第十颗“金钉子”,成为世界上建立“金钉子”最多的国家。
在这一年里,我们还首次实现全国陆域矿山遥感调查监测全覆盖;天空地一体化勘查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实现新跨越。
……
而这些,无疑是上一年度地质工作的主题和亮点。
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运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风险挑战增多。同时,2012年又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正式实施的头一年。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转方式、调结构、拉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背景下,几乎所有的地质调查工作者也在思考:对当前形势“怎么看”,应该“怎么干”?未来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该如何改革发展?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其实,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只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完善思路,转变观念,地质调查工作必将被推向新的高度。
如何做好未来一个时期内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这个基础性地质工作的统领者和践行者将其概括为:“以公益服务为主线”是核心,“以科技为引领”是动力,“三大环节”是关键,全面保障和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第一要务,队伍建设是保障。在他们看来,地质调查最后的成果是一种产品。
据透露,此次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将发布一批公益地调服务产品。
既为产品,必须质量为先。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该局始终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围绕项目管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项目立项、任务书下达、设计编写与审查、野外施工与质量检查、野外验收、报告编写与审查、资料汇交、项目终结等项目管理全过程。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组织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这些仅仅是确保质量的众多手段之一。
既为产品,了解市场是关键。就地调工作而言,只有主动掌握和挖掘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从需求中去设计产品,才能确保自己的产品有市场。只有根据自身地质业务的特点,不断创新产品,才能确保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受欢迎。
既为产品,服务要保障。“以公益服务为主线”,意味着公益服务是地调局的生命线,“准确把握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公益性地质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地质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初步形成,队伍实力明显增强,经费大幅度增加,工作环境明显改善。但也要看到,就当前形势来看,思想观念转变不够、地质调查能力不够强、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依旧存在。
因此,只有把“项目从哪里来,工作怎么干,成果怎么用”这“三大环节”贯穿于地质工作全过程,在“项目设置、组织实施、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树立产品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发挥地质调查工作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
我们期待中国地质调查局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总结过去,谋划未来。
我们更加期待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国家亟需的公益地调成果不断问世。
期待这些“产品”的质量不断在提高,更加受市场的欢迎,期待这些产品的服务更加主动、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