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中国矿业大会 > 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 媒体播报

不忘初心,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近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回望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时间:2017-09-25

导读近五年来,我国矿业发展都经历了什么?这些年都出现了哪些新态势?矿业经济发展思路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做了哪些调整?或许可以通过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得以一窥。 

2012年,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地质行业开启又一个“春天”。国际矿业界紧密团结起来,携手应对困难和挑战,共同推动全球矿业的持续发展。 

2013年,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和全球矿业深度调整使国内矿业受到冲击,“寒气”乍现。国家高度重视矿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这一年的大会被赋予更多寄望。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更明显的特征是“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常态”。矿业发展信心式微。这一年的大会提出“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5年,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研判的结论是“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矿业发展开放合作的空间更加广阔。 

2016年,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依然乏力。更多人意识到,要在结构性改革中培育矿业发展新动能,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拓展矿业发展新空间。 

2012 第十四届 

背景 

这一年,被寄望为地质行业开启又一个“春天”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实施。

这一行动明确提出,发展矿业经济的同时,要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切实增强中国矿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持续推进地质与矿业领域的对外开放……

而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一年的国际矿业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来贺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达了中国政府着力推动国际矿业合作与发展的良好愿望。他在贺信中说,矿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经济发展是矿业繁荣的“推动器”……希望国际矿业界立足长远、携手应对、开放合作、供需互惠,共同维护大宗矿产品供应和市场平稳,以矿业的健康发展支撑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大会以“携手应对,共促发展”为主题,为全球矿业界搭建了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亮点 

2012年11月3日至6日,2012(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这一年的大会,由高峰论坛、矿业博览会和同期举办的专题活动组成。大会设有主题论坛、国外矿业部长论坛、企业发展高层论坛3个主旨论坛以及31场分论坛和9场国外项目推介会,论坛内容包括政策与金融、矿业普查勘探与开采、矿产品以及矿业可持续发展等。

投资-合作-贸易是本届矿业大会的最主要目标和方向,同时,大会也通过更丰富的活动内容向全球资源型国家发出了振奋人心的坚定的信号——国际矿业界要紧密团结起来,携手应对困难和挑战,共同推动全球矿业的持续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奠定坚实基础。

共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参会嘉宾参加了此次盛会,展览面积达到25000平方米,标准展位1300余个,展商430家。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格陵兰、瑞典、阿根廷、秘鲁、尼日利亚、苏丹、布隆迪、莫桑比克、巴布亚新几内亚、津巴布韦、厄立特里亚、蒙古国、厄瓜多尔、博茨瓦纳、柬埔寨、老挝、埃塞俄比亚等19个国家的22位矿业部长、副部长以及阿拉伯发展和矿业组织总干事出席了本届大会。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勘地矿部门的80余名厅局级领导,341家国内外重要矿业企业的高管,80多家国外大型矿业公司的代表和中国矿业联合会理事会及分会成员单位的500余名代表出席本届大会。大会共推出31个分论坛和9场国外项目推介,共有89个项目在项目对接仪式上签约,涉及30个国家,合计签约金额132.27亿元。

2013 第十五届 

背景 

这一年,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矿业深度调整使国内矿业受到冲击。国家高度重视矿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并通过各种措施,在大力推动矿业实现科学发展,通过实施找矿突破行动、资源综合利用、绿色矿山与和谐矿区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以求不断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努力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一年的大会被赋予更多寄望,“寒气”乍现,期待国际矿业界更加紧密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合作政策,加强矿业政策对话与市场信息共享,促进矿业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技创新与管理经验交流,推动矿业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共同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矿产品供需和贸易格局。

亮点 

2013年11月2日至5日,201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大会以“机遇、挑战、发展”为主题,为全球矿业界搭建了对话、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3年大会共推出了主题论坛、国外矿业部长论坛、企业发展高层论坛3个主旨论坛以及34场分论坛和10场国外项目推介会,内涵丰富,参与度高,互动性强。

共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余名政府官员、矿业界人士、专家学者齐聚天津,比上届增加1000余名。其中,国外代表1300余名,苏丹、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加拿大等国家组织了强大的参会参展团。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苏丹、秘鲁、塞尔维亚、格陵兰、印度、纳米比亚、阿根廷、玻利维亚等11个国家(地区)的12名矿业部长或副部长、14位大使(公使)出席了本届大会,并分别与东道主中国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举行了双边会谈,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地质与矿产领域的合作协议;国内代表5700余名,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武警黄金总队。

本届大会的展览面积达到创纪录的27000平方米,展位数达528个,折合6平方米标准展位1700个,参展商470余家。在行业展览中,国土资源系统展区、国家组团展区、矿业综合展区、矿山设备展区,以及领袖矿企特装展区,为投资、合作、贸易提供了深入的交流平台。在500多个展位中,有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苏丹、秘鲁、智利、阿根廷、厄瓜多尔、巴布亚新几内亚、格陵兰、印度等国家(地区)的政府组团参展。

本届大会还同期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矿业设备展,为业内矿业设备生产商和购买者提供了最权威、最先进的矿业技术及装备交易平台。

2014 第十六届 

背景 

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更明显的特征是“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这一年最热高频词,“生态文明”被突出强调,环境保护被置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倡议被广泛认可。矿业发展信心式微,而“一带一路”倡议又开启新的希望。

新的态势提醒,矿业发展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形势下的矿业持续发展,还要放弃老旧套路,加快科技创新,深化管理创新,加强制度创新,以创新驱动促进矿业持续发展;要深化对外开放,推进合作发展,更多地惠及民生,实现合作共赢,推动矿业持续发展。

亮点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2014(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大会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把握矿业动态、获取矿业信息、寻求合作机会提供了重要平台。

大会共推出了主题论坛、国外矿业部长论坛、企业发展高层论坛3个主旨论坛以及22场分论坛和10场国家(地区)项目推介会。论坛板块深入分析全球经济和矿业形势与政策,着重加强了矿产品市场走势、非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境外矿业投资、绿色矿山建设等领域的研讨交流。会上首次开启“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学合作新机遇。墨西哥、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多场国家(地区)项目推介会首次亮相大会。

本届大会共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逾8000余名政府官员、矿业界人士、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参会参展,比上届增加1000余名。其中,国外代表1000余名,加拿大、南非、苏丹、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组织了强大的参会参展团。来自加拿大、南非、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22名矿业部长或副部长、11位外国驻华大使(公使)出席了本届大会;国内代表7000余名,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武警黄金总队。大会召开期间及会议前后,国土资源部领导先后与14个国家的矿业部长或副部长、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等国际组织的项目负责人举行了双边会谈,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地质与矿产领域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本届大会同期举办的矿业博览会本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矿业主管部门、矿业企业、金融机构、矿山设备与技术服务商等共计617家单位参展,展览面积达到创纪录的38000平方米,比上届增加11000平方米,重点突出了地质资料、矿业项目、矿山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展示推介。同期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矿业设备展,为业内矿业设备生产商和购买者提供了最权威、最先进的矿业技术及装备交易平台。

2015 第十七届 

背景 

这一年,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研判的结论是“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这对于国内乃至全球矿业意味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依然具备,经济转型带给矿业发展新的机遇,矿业发展开放合作的空间更加广阔。

从持续推出的政策来看,国家高度重视矿业可持续发展,着力增强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推进矿业管理的改革创新和深化国际合作培育矿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矿业复苏和繁荣发展夯实基础。而在国际矿业界,“共同打造稳健持续、开放包容、面向未来的全球矿业,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包容发展、合作发展,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关系,打造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也已经成为共识。

亮点 

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2015(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主题为“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

此次大会召开期间及会议前后,中国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先后与加纳、格陵兰、波兰、加拿大等6个国家(地区)的矿业部长(副部长)、世界银行集团项目负责人举行了双边会谈。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先后与秘鲁、苏丹、墨西哥、马里等8国地质调查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业务洽谈,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地质与矿产领域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本次大会共举办了主题论坛、国际矿业部长论坛、矿业发展高层论坛及21场专题分论坛,“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首次亮相。大会重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地学合作、绿色矿山建设、地质资料服务等领域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而“经济新常态与矿业新机遇”、“互联网+矿业”、“矿业与金融创新”一度成为被业界追捧的新概念。大会还推出了13场国家(地区)矿业项目推介会,重点加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矿业项目推介洽谈与合作对接。大会期间,还举办了3场科普知识讲座和1场培训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和青年学生开展地球科学、地质遗迹等方面的知识普及。

本届大会共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9000余名政府官员、矿业界人士、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参会参展,比上届增加900余名,其中国外代表1000余名。来自20个国家(地区)的12名矿业部长(副部长)、11位驻华使节和9位地质调查局长(副局长),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有关负责人,国内外1000多家矿业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和中介服务商、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的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

本届大会举办的矿业博览会重点突出了地质资料、矿业项目、矿山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展示推介。同期举办的第10届中国国际矿山设备展,为业内矿业设备生产商和购买者提供了最权威、最先进的矿业技术及装备交易平台。

2016 第十八届 

背景 

这一年,不得不承认,世界范围内经济复苏乏力。

国内消除供给侧制约、推进结构性改革持续进行。“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供给侧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被广泛认同。

这对于矿业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政策的福利,也是涅槃的必然选择。

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正逐渐清晰地成为提振经济的新的路径选择,而这其中也孕育了握矿业发展的新机遇。更多人深刻意识到,在结构性改革中培育矿业发展新动能,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拓展矿业发展新空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设创新驱动型矿业、改革引领型矿业、绿色安全型矿业、包容共享型矿业、开放互利型矿业,在国际范围内不断完善交流合作机制,保持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打造联动互鉴的合作平台,建立和衷共济的伙伴关系,携手打造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亮点 

2016年9月22日至25日,2016(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紧随并契合世界经济和矿业发展态势,“秉持新理念 共创新未来”成为这一届大会的主题。为了更好地照顾来自南半球的国际矿业界友人对气候的适应,会议时间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

本次大会共举办了主题论坛、国际矿业部长论坛、矿业发展高层论坛、中国-非洲矿业投资合作伙伴论坛、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及25场专题分论坛,推出了17场推介会(含国家(地区)项目推介会11场),重点加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中国与非洲的项目推介洽谈与合作对接。

大会期间,国土资源部领导先后与南非、苏丹、马达加斯加、加拿大、阿根廷、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秘鲁等8个国家(地区)的矿业部长(副部长)举行了双边会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地质调查机构负责人进行了业务洽谈,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地质与矿产领域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矿产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本届大会举办的矿业博览会重点突出了地质资料、矿业项目、矿山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展示推介。

大会组织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对接洽谈活动,共收集到175个推介洽谈项目,其中境内项目142项,境外项目33项。大会同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03家媒体的342名记者对大会进行了深入报道。

本届大会共有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0000余名政府官员、矿业界人士、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参会参展,比上届增加960余名,其中国外代表850余名。来自12个国家(地区)的15名矿业部长(副部长)、5位驻华使节和7位地质调查局长(副局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有关负责人,国内外1200多家矿业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和中介服务商、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学会的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

Do not Forget the Beginning is to Make Better Progress

——Looking back over five years of China International Mining Conference

By Liu Xiaohui

Guidance:What has China's mining industry experienced over the past 5 years? What new forms have emerged over these years? What kinds of adjustments did the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Economy make in the tre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nual China International Mining Conference, we can try to know it.

2012, The geology industry went into another "spring" after the fully implemented of Prospecting breakthrough strategic action. International mining groups are united together to cope with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obal mining.

2013, The difficult recovery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profound adjustments of global mining industry have affected the domestic mining industry, “winter” is coming. Because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mining support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year's conference was given great expectations.

2014,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mor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from high-speed growth to medium-speed growth, into a new normal of quality and efficiency upgrading". Due to lack of confidence in mining development, this year's conference put forward " insist on broadening sources and cutting expenditure simultaneously, pay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5, China drawed a conclusion about socio-economic that "economic fundamentals will stay in positive direction in a long term". Mining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has broader prospects.

2016, The world economic recovery is still weak. More people realize that we should cultivate new driving force of mining development through structural reform, and expand new space for mining development through improving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