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 > 青年事迹
青春无悔 奏响加“油”进行曲
李世臻,男,1982年生,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主要从事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油气资源战略和规划部署研究。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刻苦钻研、攻坚克难,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
一、勇挑重担创佳绩
“突参1井”出油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标志着我国东北地区松辽外围突泉盆地这一油气“处女地”勘探之初即获油气重要突破,进而也开启了松辽外围油气勘探新的战略布局。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项目负责人李世臻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献。
李世臻曾主持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地质调查项目5项,开展了油气地质调查、战略选区综合研究、多种能源综合调查等多方面的工作。2013年初,他主动申请在地质调查程度低的松辽西部外围地区开展油气调查,并担任了“索伦—林西油气资源选区调查” 项目的负责人。该地区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找油难度大,他与项目组一起认真消化吸收前人地质成果,在专家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选择突泉盆地南部完成了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并在此成果基础上部署了盆地第一口油气参数井——突参1井。
为保证工作部署的科学合理性,他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并赴相关单位调研交流,反复修改论证报告和地质设计方案。钻井进入目的层后,为了获取真实可靠的井下地质资料,他连续两个月驻守钻井现场,与施工人员同吃住,全程跟踪现场,实时了解井深、地层、岩性、气测值等参数,到了深夜,仍不忘到录井房和泥浆池旁观察和了解地质情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异常信息。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14年4月23日早晨,突参1井钻穿1000米厚的火山岩后,钻至1686.62米时,录井发现气测异常,李世臻随即下达指令取心,所取岩心获得了油迹、油斑等不同级别的良好油气显示。2014年8月,该井经压裂获得轻质原油。此项发现开辟了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勘探的新阵地,引领和带动了石油公司在松辽盆地外围新区新层系的勘探投入。项目成果也因此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排名第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14年,他深入总结前期成果和经验,带领项目组朝着油气调查程度更低的突泉盆地以西地区挺近,科学部署重磁电工程。通过综合处理解释,在该地区发现了5个中生界油气远景凹陷,此发现为进一步的油气调查提供了重要新区。同时,他还负责了东北地区三江盆地滨页1井的设计部署,该井于白垩系发现大段暗色泥岩并发现有页岩气显示,提振了东北三江盆地油气勘探信心。
这些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国能源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二、立足岗位铸能手
李世臻所带领的项目团队人手少、任务重、队伍年轻、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他既要消化吸收地质、物探、钻探等多个领域的资料,还要组织项目实施。李世臻多次组织外协项目和地区工作经验丰富的其他单位召开研讨会,聚焦地质问题,明确工作方向,使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拧成一股绳,共出一份力。
李世臻平时做事沉稳、待人温和,但对自己和项目组人员要求严格,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野外地质调查、室内研究和项目的组织管理上,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保质保量、团结高效,在他的带动下,项目组形成了融洽的工作氛围、严格的时间观念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各位年轻人也在工作中得到了迅速成长,目前有的能够独当一面,有的已经成为项目负责人。
李世臻还是地质宣传和成果报道的排头兵。2014年,他撰写的地质调查新闻稿被单位网站录用18篇,局内要情录用7篇,部内要情录用6篇,行业报纸录用5篇。
他还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在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担任委员,号召和组织年轻人积极参与青工委的学术活动。他本人也多次在大会上作报告交流,在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他代表单位作专题发言,介绍的松辽外围油气地质调查新进展受到了业内广泛关注。在2015年4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上,他作为学术报告召集人,主持了能源地质勘探研究进展分会场的学术交流,并作了专题报告。
在忙于业务工作的同时,李世臻还担任了中心团委书记一职,他带领团委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团组织,近两年来组织开展了青年学术论坛、专家讲坛、演讲比赛、趣味游戏等多项大型活动,开阔了中心广大青年的视野,提高了青年人的业务素质和凝聚力。
三、投身地质献青春
李世臻深爱油气地质工作,但他也深知油气地质工作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领域广,如果没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就很难有所创新和突破。自2005年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开始,他就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时刻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学科前沿,积极探索油气勘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他白天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晚上在家继续学习专业资料,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周末也勤耕不倦,数年如一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经验,使李世臻迅速成为了油气地质调查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
短短的几年间,他顺利在职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同时公开发表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合作出版专著3本,参与编写《全国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实施方案》、《“十一五”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重要成果通报》、《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通报(2011年度)》、《大型盆地能源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实施方案》等多部内部报告,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油气资源管理和战略调查评价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李世臻把大部分时间献给了地质工作,常年的工作忙碌和野外出差占用了照顾家人的时间,使他既深感愧疚又满心感激。因工作繁忙,他无暇照顾怀孕的妻子,连生产都没能陪伴,直到孩子出生十多天后他才赶回家中,可是仅隔一天,他又因工作需要赴外地出差。孩子不满百天的时候,突参1井进入关键阶段,他又放下妻儿,连续驻守钻井现场两个多月。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而对李世臻来说,是家人的真诚理解和默默支持给了他火焰般的热情和无穷的力量,让他全身心投入到油气调查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