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青年 > 青年事迹
成为一名为国家地质工作发展提供地质科技情报和从事战略研究的工作者,对于唐金荣来说,是偶然,也是幸运。为领导决策提供战略情报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战略、战术情报,为一线工作者推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向国内相关行业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地质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肩负着多项职能和任务,辅助地质事业走得更广、更远。在这个智周万物、囊尽其才,需要大智慧、大视野、大筹谋、大忍耐的行业中,情报工作人员是最为根本和重要的基石。但实际上,这份工作听起来很宏大,做起来很繁琐;看起来很光鲜,实际上要甘于寂寞,耐得住磨砺。从一名普通的情报新兵开始,唐金荣几经砥砺,逐步成长为地质情报战略研究战线一名杰出的青年代表,在国土资源事业中绽放出青年华光。
唐金荣,男,生于1978年8月,江西省高安市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2010年起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情报室主任。2004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到发展中心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地质情报与战略研究,围绕服务领导决策、服务科技进步和服务生产一线,开展了大量的系统跟踪研究和重大专题研究。曾荣获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地质科技银锤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优秀青年称号”等多项殊荣;入选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培养计划,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英才培养计划。多次获得部、局及单位各种青年活动或业务竞赛奖项。
这是关于唐金荣近年来的一些成果描述。成绩的罗列代表着努力后得到的回报,却无法完整清晰地呈现过程的艰辛,成长的苦乐。
砥砺,寂寞中不辍的耕耘
身为地质情报战略研究战线上的年轻人,他牢牢记住了前辈老师的教诲——“做一名地质战线上优秀的侦察兵”。然而,要从入门到优秀,谈何容易?更何况,从事情报研究工作是极为枯燥的、单调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要面对一堆堆密密麻麻的文献、资料和数据。一不留神,或稍有懈怠,有价值的信息就会悄然错过。欲想在沙海淘金,要先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每天浏览查阅大量的外文文献,并从中筛选出对领导决策或科研有用信息。从翻译文献开始,到文献检索与鉴别(情报意识),再到综述撰写(战略意识)以及专题研究选题,唐金荣严格要求自己在短时期内快速实现情报研究全流程角色的转换,也因此承受了非同一般的磨砺,却从未想过放弃。面对最初时被专家老师修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的文稿,面对费劲艰辛找到的资料却因为一些原因“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他有过自我怀疑和否定,有过消极沮丧,有过苦恼煎熬,但很快,他重新振奋精神,逐字逐句消化吸收,学习借鉴,从头来过。曾为了全面了解地质工作的动态,他翻遍了几乎所有的英文期刊,做了几大本笔记;为了解国外地调工作的进展,他反复浏览研究过世界绝大多国家地质调查局的网站,并定期跟踪;为了给部局提供最前沿、最精准的地质科技研究成果,他连续几天彻夜不眠,反复琢磨翻译文稿,凝练句意表达;为了保证出版的研究成果的高水准、高价值,他与同事们轮流校稿,反复研读修改,已忘记了历经多少稿。一本本越摞越高、密密匝匝满是文字和符号的笔记本,留下他们思考的印记;一册册翻烂的字典、工具书,留存了他们因为一个用词、一句话而引发的争辩;一个个深夜里办公室窗口映出的剪影、用坏的U盘,刻印了他们加班加点、不辞辛苦的痕迹。
正因为饱尝过苦痛的滋味,才更能享受甘甜的醉人。他与同事们感受过在百次、千次的浏览与问询后,因为一条有价值信息的获取而欣喜万分,经历了陷入似乎无路可走的困顿和迷茫之际,却因一线曙光而重燃激情,收获了在无数次的痛苦思考和挣扎后,因为灵感的乍现、思路的明晰而振奋不已的成长。
攀登,成为高标准的复合型人才
历经砥砺方成金,青年成才无虚名。唐金荣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也赢得了赞叹和肯定。2008年,他破格竞聘情报室副主任成功,2010年,竞聘情报室主任成功,获得领导肯定和群众公认。但这并不足以让一名立志投身地质情报事业的青年止步不前,而是开创新天地的起点。唐金荣和同事们清醒地认识到,系统收集信息是情报工作之本,创新再创造是情报工作的灵魂。要了解、收集最新的信息,要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想领导之应想而未想,急领导之应急而未急。他们,立志做出色的“观察家”,铸造强大的观察团,为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及布局谋篇提供智力支撑,为地质事业的发展繁荣挥动战略信息这把利刃。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对急剧变化的形势,唐金荣与他的团队一直坚持做到“四有”,“有情况、有分析、有对比、有建议”。他们把一个个找矿案例搜集和汇聚起来,总结找矿经验和策略,揭示找矿规律,告诉人们如何去找矿,去哪里找矿、又如何找到矿;对无数典型矿床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形成找矿模型,指导人们的找矿实践,获得一个又一个找矿突破。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他们对全球矿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一松一紧,震荡调整”,事实证明了情报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他们开展了地质调查立法研究,构建了地质调查法律框架,引起了地调局领导的关注,并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紧密跟踪研究并报道了“美国地质调查局核心科学体系战略”,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地质调查工作的走向,引起了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的高度重视和批示,而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正在悄然融入于地质调查工作的远景规划之中。
跨越,以地质事业发展需求为己任
近年来,他作为项目负责或副负责主持科研项目6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科研项目4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2篇(第一作者9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5部专著的编写,作为副负责完成了《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和《铜矿资源战略分析》专著2部,前者获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后者在传统的资源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引入价格影响因素;主持完成了2本《国外矿产勘查理论、方法和技术》专辑,约80万字,全面地反映当前国际上的物、化、遥等勘查技术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为国内技术研发、潜力评价与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独译或合译国外重大战略计划3份共计10余万字,为地质工作部署提供重要参考;作为副主编负责《地质调查动态》的组稿、审稿等工作,及时为部、局领导及专家学者提供有效的情报信息服务;主持完成内部专辑出版3部,约120万字。
除了在业务方面成绩傲人,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热心于党的相关工作与活动。他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严于律己的清廉作风,转化为带团队、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在担任所在支部支书及党小组组长期间,多次牵头开展“我与专家面对面”知识讲座和业务交流,积极参与部、局和单位组织的各种青年活动,曾荣获国土资源2012年度廉政警言佳句三等奖,还多次在中心青年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十年的工作历程,他参与经历了从地质科技情报到科技战略,从国别研究到资源战略研究,从国外政策跟踪到地质调查立法研究,从参与者到领头羊,他不仅仅收获了诸多成绩,更深深感到了为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己任的使命。
他设想着地质情报战略研究能够成为我国地质工作发展与改革的“智库”,为落实地质工作的“两个更加”,即地质工作必须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和建设“世界一流地调局”宏伟目标添智纳慧,并为之不懈努力着。目前,他作为“地质调查情报跟踪及成果应用”计划项目副负责,正在努力地统筹和推进全局系统的情报战略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大力地推进地质调查情报跟踪与科技战略研究;作为项目副负责,正组织研究力量开展“矿产资源、资产和资本三者关系”,以期为矿政管理改革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方向;作为研究骨干正积极推进“中国地质调查核心业务体系”研究,着力于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等前瞻性问题。
青春对于唐金荣来说,是奋斗的历程,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而荣誉的取得,不过是沿途美丽的风景。他将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地质情报战略研究事业,面对国家和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