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8日凌晨0:10,手机微信提醒,打开一看,海洋六号航段首席邓希光博士、船长蓝明华两位居然同时发出提醒:月食来了,快出来。真不愧是摄影爱好者!
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好久了。虽然海上信息不灵通,但类似这种值得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担负“瞭望”重任的蓝船长、首席科学家刘方兰在当地时间7号早上就收集好了发在微信群里。消息提示:月全食的初亏时间是北京时间8日17时14分。海洋六号船现在所在的位置与北京时间有18个小时的时差。算来应该是当地时间7日24:00左右了!
毫不犹豫,立马放下手里的事奔向位于船体四楼的飞机平台,边走边叫没有出门的队员们。到那一看,人已经来了不少。群星璀璨的苍穹之上,月亮已经被“吃”了一块儿了。各自都抱着赏月“神器”,有高倍望远镜、有照相机,也有手机,十八般武器有的都拿出来了。有站在平台中间看的,有依着护栏看的,大家都同一个动作——最大幅度仰头观看!幸好船正停船作业,月亮晃得不厉害。
8日0:30分左右,红月效果已经显现。通过望远镜,整个月亮像液态蛋黄一般就在眼前,仿佛伸手一戳就会刺破薄膜蛋液四溢。
奈何月亮正在头顶上方,仰头赏月对于脖子不好的人还真是一个挑战。持续观看几分钟,脖子后面传来阵阵不适感。看着平坦的飞机平台,大伙儿有了主意——躺着看!更有应景者拿出床单舒舒服服地躺着赏月,逗得大家笑声一片,围着他一顿拍。
海的这边在赏月,海的那边着急了——微信群里在北京的海洋六号队员说:俺们中“霾”伏了,啥也看不到;在广州的海洋六号队友说:被高楼围着,放眼都是高楼。这样的美景,怎能不和队员分享。拍摄成功的队员赶紧折回船舱将照片导出来传到微信群里。
已经完成工作从海洋六号船回到国内的群友说:在北京的雾霾天中,怀念大洋的碧海蓝天;看着同一个月亮,真好!
“同一个月亮,同一种思念”。一轮红月,引出思念无限。年轻的蓝船长将照片分享给大家后,备注了一句:举头望红月,低头思珠江。他的家在珠江边上。出海已经130多天了。与蓝船长一样,海洋六号船上很多人已经出海很长时间了,思念绵绵。
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靠港广州了!想到这里,大家拍月兴致更浓,要把这太平洋上的生活尽可能多地记下来、带回去,“回放”给家人看。
半个多小时后,大家渐渐散去。放眼望去,深蓝色天幕上群星璀璨,犹如蓝色幕布缀满了钻石。在安静下来的飞机平台上,可以听见海声阵阵,不急不慢,韵律悦耳。也许这波动的海水能把海洋六号的点滴先带回珠江去。
月食还在进行着。2:32(北京时间20:32),坚持观月的刘首席在群里分享月亮照片:已复圆月。

东太平洋上的红月(刘方兰摄)

东太平洋上红月1(刘方兰摄)

曲项观红月——海洋六号船上观月的人们(刘方兰摄)

躺着看(刘方兰摄)

已复圆月(刘方兰摄)

月食初亏(刘方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