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记者随船手记之十四:日期变更故事多

来源:中国地调局广海局 作者:毛志红 发布时间:2014-08-04
  7月31日,“海洋六号”跨越日期变更线,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先后度过两个7月31日。
  之前的几天,经历了两次神奇的时区拨钟之后,大家都知道即将迎来两个7月31日了。航渡期间,平淡的工作学习之余,哪怕一个微小的消息都足以让大家提提神甚至为之兴奋好久,但谁也不知道将会怎样度过两个同样的日子。
  7月27日19点54分左右,“海洋六号”行至东11时区,船上的英语讲堂刚结束,还有人没有散去,刘方兰教授看了一眼时钟,“看,驾驶台开始拨钟了!”大家盯着钟表盘,果然发现分针正在快速运转,女科考队员乐凤凤兴奋地打开手机站在钟表前面用录像模式记录下整个过程。记者则飞速跑上驾驶台想看个究竟,可惜拨钟很快就结束了,时钟已经指示为20点55分。就这样,时间从指尖悄悄溜走了一个小时,但这一瞬间带给记者的激动却是难忘的。
  7月30日18点40分,记者在驾驶台偶遇正在排查右电推故障的电机员郑师傅,随后便跟着他们先后赶往变频器室、集控室排查故障。赶上这种“急活儿”,真是要掐算着分秒排查故障的。集控室狭仄的空间内,线路盘查和电器调试有条不紊地进行,记者抬头看表觉得奇怪,好像进集控室没那么长时间,怎么转眼就21点30分了呢?原来,大概快20点的时候又遭遇了一次拨钟。本来郑师傅应该是当天22点就排除了故障,但作业记录不得不记23点。拨钟就是这样,当天值班的人理所当然少班值1个小时,而干急活儿的人工作效率“被降低了”1个小时。在自然时区面前,“被拨钟”也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尊重吧。
  第一个7月31日终于来了,天高云淡,风轻海静。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这一天竟然成了7月27号航渡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当天15点~16点30分,船外海上烈日炎炎,一季度一次的救生艇放艇演练正在进行;船内海上讲堂“冰天雪地”,科考人员正在分享南极科考经历。记者两边都舍不得错过,带上相机同时记录船内船外的精彩瞬间,“难道因为要先后过两个一样的日子,所以上天事先考验一下我能不能同时做两件事情?”神奇的是,船内船外两项活动果然是几乎同时结束的。随后,船上举行了纪念日期变更的拔河友谊赛和“全家福”拍照活动,这已经是航渡期间规模最大、现场最活的场面了。有细心人发现,科考队员徐鸣泉的生日竟然是7月31日,为这个“海洋六号”的幸运儿送上祝福,陪他跨越第二个7月31日,便成了日期变更日当晚的主题。
  第二个7月31日悄然来临,天气变了,海况也没有那么好,时间依然在分分秒秒地飞逝。人们常说:“假如可以重新再来一次,我会……”如今,仿佛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早早起床,赶紧提笔补写这些天没有完成的手记。


海上讲堂分享南极科考经历


纪念日期变更日的拔河友谊赛


日期变更日的救生艇放艇演习1


日期变更日的救生艇放艇演习2


日期变更日当天拍摄快乐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