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深海搭载留心愿 圆满收官踏归程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陈惠玲 发布时间:2011-10-26
    10月12日,中国大洋第23航次的第三个工区完成了最后一项任务——箱式取样测站2个。至此,“海洋六号”的科考任务全部完成。

  100多天的远航即将结束,“海洋六号”也即将踏上归家的航程。为了纪念这段远航的特殊经历,在执行最后的科考任务时,科考队员们把泡沫塑料刻画成特定的形状,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愿,并将他们的心愿随取样器一起深潜入海……

  (一)

  最后两个箱式取样已经不能仅仅用成功来描述了,应该叫圆满。看着满满的两箱样品,首席和助理们都笑得合不拢嘴,调查队员也一个个乐开了花。奋斗了100多个日日夜夜,随着靠港日期的确定,我们回家的日子真的可以倒计时了!

  这两天除了作业,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搭载试验了。科考队员们用裁纸刀把泡沫塑料刻画成特定的形状,再用油性笔写下自己的心声,一时间乐此不疲。每次取样器下水,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袋子,里面满载着大家的祝福和美好心愿。大家都觉得,以这种方式许下心愿,会被大海见证,然后浓缩成精华,镌刻上永恒。刘助理说,这次深水作业,他们这些“老大洋”都不多见,何况我们这些新兵了!董彦辉博士说,“海洋六号”突然之间有了这么多艺术家!我也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还画上了栩栩如生的卡通头像,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女朋友的思念和对弟弟的勉励。 

  (胡  波)

  (二)

  夜里2点多,箱式取样器终于出水了。打开取样器,围观的我们沸腾了:满满一箱子样品!表层样品和之前取上来的样品一样,仔细观察表层特征,没有遭到冲刷的痕迹,这说明样品保存非常完好。

  我们马上锯取样管。等样品从取样器里面滑落下来,我们发现最底层的样品和表层的样品几乎一样,都是硅藻。这意味着海底的硅藻絮状沉积厚度至少超过80厘米。邓博士说,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厚的硅藻沉积,这需要大约几万年才能形成。

  保存好、描述完样品,我们马上开始了最后一个站位的箱式取样。这次和上个站位一样,取到了满满当当一箱样品,不同的是这个站位取到的全是软泥沉积。

  我们的纪念品也很出彩。于彦江和胡波将珊瑚、结核等物品镶嵌进去,工艺水平提升一大块。潘杰批量化生产的钥匙扣、手机链全部成功,大小合适,画面美观,形象丰富,真是这次搭载的最大赢家。 (王俊珠)

  (三)

  今天早上一起来就发现海况格外地好,海面没有一丝波纹。这种海况在南海经常见到,我们知道一遇到这种海况就快要变天了。不过,我们完成任务要往回赶了,离家越近,心里也越踏实。

  昨天晚上我搭载的东西到凌晨2点才收上来,结果让人很失望——本来想着“溶诗于太平洋,与之共存”,结果“诗”基本上完好无损地回来了,字迹非常清晰,看来我写诗的水平太差,龙王不收;两个精心设计的、饱含深情祝福的泡沫也没有压成期望的样子。程老师、宋维宇、俊珠都怪我拿的泡沫塑料太好,浪费了他们的感情。看来,要想压缩成功还只能考虑质量差一点的泡沫塑料,要不就没这么多乐趣了。

  后来,我又准备了两个泡沫塑料搭载在最后一个站位上。11点,箱式取样器顺利回收上来,是满满的一箱样品,而旁边挂的一袋泡沫塑料也都压成了理想的效果,真是“双丰收”呀。大家分捡着自己的工艺品,然后相互传看着,分享着乐趣。

   (于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