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科考活动 > 工作日志
当地时间2011年8月4-9日,执行中国大洋23航次的“海洋六号”船靠泊夏威夷火奴鲁鲁港进行补给和休整。
对比2003年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四号”曾执行了10次大洋科学考察活动,期间数次到夏威夷补给,许多科考人员用双脚丈量了夏威夷火奴鲁鲁的每条街道,8年后,与8年前相比较,中国远洋科考队员重返夏威夷,有了许多截然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在他们精彩的科考笔记中,夏威夷是多彩的、疯狂的、充满友情的、富有趣味的,也是别样的……
本报记者陈惠玲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参加科考,不禁感慨他们独特的体验,特意收集了部分科考人员撰写的日记、笔记等,让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幽默,他们的风趣,他们的独特体验,感受8年时光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夏威夷,我们来了
20来岁的科考队员宋维宇博士,第一次参加远洋科考,带着东北人的豪气,到达了夏威夷火奴鲁鲁港。
“夏威夷,人间的天堂,沙滩,美女以及那逛不完的商场!
美国,超级大国,世界级的流氓,1959年美国有幸成为了夏威夷的一部分!
美国的繁荣渗着华人的血和泪,美国西部铁路旁还可以找到华人劳工的森森白骨!
今日,我们有幸跟随先人的旅程,来到这美丽的夏威夷,寻找先人的足迹,感受美国人的生活!
200年前每个开往美国的移民船都有第一个看到美国自由女神像的人,无一例外,他会喊:“Look!America!”2011年8月3日早5点,我睡眼朦胧的来到驾驶台,拿着望远镜,遥望前方,“我靠,夏威夷!”
一天的等待,我们踏上了久违了的土地,船上一切的苦恼都抛之而去,短暂的新生即将开始!走出港口,踏在路边,怀揣美钞,我心在想:“America,Your Biggrandpa me,I’m coming!”
二、火奴鲁鲁港,补给与疯狂的购物
过去,由于远洋科考工作经费非常紧张,到了外国港口,除了补给必要的油、水外,肉食、蔬菜、水果等多是出航时就在国内购足,一吃半年。因此,除了刚出海时有些蔬菜外,到后期,就完全见不到绿色了。每次看到靠在“海洋四号”船旁边的外国船只在一车车补给青菜、水果等,船上领导就感慨:以后,我们也要像他们这样,在夏威夷补给新鲜的蔬菜水果。
时隔8年后,重返夏威夷,科考队员感受到了祖国的进步和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工作经费增加了,“海灶”(伙食费)的标准增长到70元/天,当然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也使大家觉得夏威夷价格与国内所差无几,因此,补给新鲜蔬果的愿望今天实现了。大副蓝明华是船的总管家,为了节省费用,补给食品的任务没有通过当地代理,而是联系了华侨,探索了一条补给、购物价廉物美的好办法。“蔬菜品种相对较少,但也有国内熟悉的大白菜、小白菜、上海青、生菜、空心菜、冬瓜、洋葱、土豆、青椒、西红柿等等,基本上可以满足补给的需求,而且价格也不贵,最便宜的只有0.50USD/磅,最贵的也不超过2美金。看完蔬菜,接着看水果。夏威夷是有名的水果之乡,盛产菠萝、西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王太太特意给我们削了个菠萝让大家品尝,果然名不虚传,夏威夷菠萝不但外观漂亮,而且皮薄肉厚,香甜可口,让大家赞不绝口。最重要的是价格和西瓜一样,只有5毛多一磅,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水果了!经大家一起协议,选购了满足第二航段供应的西瓜、菠萝、木瓜等水果。由于价格合理,品质也不错,花了不到1个多小时便把蔬菜和水果的补给搞定,比起国内来,轻松多了。
8月6日早上8点,王生便把补给人员拉到火奴鲁鲁最大的肉类批发市场,听管事和大厨说,里面的品种很多,牛肉、羊肉、鱼类的品质都很不错,价格也不贵,最贵的牛肉也相当于国内麦德隆超市的价格。不用一个小时,便把肉类定购完毕,效率很高。
经统计,本次夏威夷补给蔬菜、水果、肉类共花费14,100余美元,比代理报价足足省了近6000美元。看来,通过华侨进行食品补给是明智的选择,既买到品质上乘的食品,又节约了开支,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除了蔬菜水果,科考人员们广泛比较了各种物品价格后,发现夏威夷的物价几乎没有增长,某些物品的价格和广州相差无几,甚至更加便宜,因此,才有了连续几天购物的狂热体验。8年前,科考队员们在夏威夷所买的最贵的可能是一台全自动相机,今天,他们涉足的有名牌包、高档鞋、化妆品等等,他们的购物掀起了一阵“狂风”,就连同行的科技日报记者也抵挡不住价廉物美的诱惑,131美元拿下4双耐克大鞋。海洋六号科考队员程思海记录的是:
“疯狂的购物在继续。果仁巧克力、鱼油、夏威夷果仁、化妆品和红酒采购量都比较大,超市里的货源比较紧张。想象中,(夏威夷)这里的管理调配能力和物流产业都应该是非常强大的,那些管理学、成功经理人之类的书籍里,常常拿西方的大型连锁超市的管理经验当作完美成功的典型楷模,按理说当一种商品断货后,应该很快调配补充过来的,可是从这次的亲身经历来看,未必尽是如此。例如那种带有头像的果仁巧克力三天前被扫光后,今天还没有到货。国内的超市人比较多,货物的销量也大,所以那种所谓的成功管理经验都用在中国去了吧。
这里的生活比较平和、寂静和有序,这次的采购应该属于小小的意外突发事件。Longs是这里的中型连锁商店,规模和大申岛(国内超市名)差不多,货物种类还算是比较齐全的,可是存货量明显不足,全部的货品都是摆在货架上,一般不会像大申岛一样从后面的仓库里给你拿出一箱来。价格稍贵的红酒锁在柜子里,一般只有两瓶的现货,要想多买就需要预定。另外一个大型连锁超市是K-Mart,离这里比较近,走路大概10分钟左右,规模差不多和好又多(国内超市名)相近,也是世界知名企业,购物环境比较好,但是里面的顾客比较少,简直可以用“冷清”来形容。若是它的老板到广州的超市里去看一看,一定会产生“震撼级”的羡慕和感叹。晚上看到一则新闻,题目是《欧美经济岌岌可危外媒热议中国能否再救世界》,这次如此大规模的购物,也算是为当地的经济作出了小小贡献。可是每当看到门口保安严密的检查措施,才明白人家未必领情呢。”
还是补给,水手长梁广海的任务是负责加淡水,工作以来,他几乎跑遍了中国沿岸的很多港口,但对夏威夷港口的服务令他赞不绝口,他的感悟是,建设国际化大港,中国还远远不够。“停靠夏威夷火奴鲁鲁港补给,作为水手长,最主要的就是加淡水了。但即将要靠泊的火奴鲁鲁港口31号码头到底是用什么阀头加水的还不太清楚。14年前我跟海洋四号仅仅加过的一次淡水,到底是用什么接头,现在实在想不起来了。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除了准备好国际通岸接头之外,还准备好了另外两种接头。靠好码头后,我立马就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个接头跟扳手、钳子,以便应付加水人员的到来。
半个小时不到,只见一辆敞篷车一溜烟来到码头,下来一个皮肤偏黑的美国人,热情地打着手势说:“Aloha(夏威夷问候语),My Friend,”接着,我们就交流起来。 我就说要加200吨淡水,问他用什么接头才能够对接的上?只见鬼佬笑着说:“Don’t worry ,You just give me a pipe”。仅接着就拉开专门改装过的敞篷车的侧门,哇,我惊讶地看到,里面整整齐齐排满了各种类型的加水接头,真是十八般武器样样都有,不管我用什么类型的接头,他都能够跟我的水管对接的上。
记得“海洋六号”在2009年9月份上海交船时,由于船上没有国际通岸接头,为了加水,就在船上拿了一条消防水管,然后把阀头拆出来,又把码头上一个不知道什么型号的接头用扳手拆除,然后拿钳子把消防水管用铁线绑紧,加完水之后又重新拆除恢复原样,搞得狼狈不堪。所谓的上海国际化大港不过如此,中国的其它小港口就更加难以做到了。看来,要建设国际化大港,我们在细节上还有很多不足。”
有赞美,也有批判,对于不合规矩的强势操作,海洋六号船坚持原则,毫不退让,指导轮机长冼伟伦说的 “胆大妄为,No Way”。
“8月4日中午12点,驳油船如期靠泊我船外档。按照惯例,加油方由受油方接管,加油的流量和口令服从于受油方。但驳船操纵人员态度傲慢,要求我方接管,轮机长余明刚出于大局考虑,接收了驳船方的无理要求。接到轮机长的命令,轮机部的兄弟们马上行动起来了。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通知对方按照“先慢—中间快—后慢”的原则和商定的速率开始加油。
烈日当空,猛烈的阳光把甲板晒得发烫,我方加油的人员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巡回检查,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而那5、6千吨的驳船上只有两个“美国佬”,在那背向我船的一侧小屋子里面乘凉、喝茶,偶尔探出个“大脑袋”看看周围加油的环境后又缩了回去,回到他们那与世隔绝的小天地。
突然,一个大黑影走到了驳船阀组旁,把其中的一个阀门松了几圈,凭着多年经验,我感到不对劲,特地看了一下我方注油管的压力表,从原来的2KG升到了3KG,也就是说加油速度突然增加了约1/2,这肯定不行,只求快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我马上做手势示意他过来,要求他:“The pumping ratio must be slowed down right now”(马上降低输油速率),他说“Don’t worry, no any problem”(不必担心,没有任何问题的),我说:“If you don’t do that as my order,you must be responsible for all accident”(如果你不听劝告的话出了事故你负全部责任),在我方理直气壮地再三要求下,他乖乖地把阀复原,按照既定速度加油。”
三、体验夏威夷
本报记者是第一次到夏威夷,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异国风情,不是蓝天沙滩美景,而是华侨与中国科考船的情谊。
华侨刘先生今年68岁,1972年从中山经香港到夏威夷檀香山市(火奴鲁鲁),他从汽车修理工开始做,逐渐有了自己的产业,开了一家餐馆。他是中国科考船“海洋四号”船的老朋友。当他从原“海洋四号”船魏船长的信中了解到“海洋六号”要来的消息,几天前就多次开车码头探望。8月4日下午,靠泊夏威夷的第一天,科考队员们步行20多分钟在唐人街游玩时,刘先生驾车经过唐人街,正好看到20多位科考队员,他赶紧找位泊好车后,追上来,拿出魏船长的信,主动介绍自己。当了解到大家要购物时,他马上决定用自己的车载大家去超市购物。在夏威夷靠泊的几天里,华侨刘先生每天主动打电话和“海洋六号”联系,驾车陪同科考队员们外出购物、游玩,还邀请大家到他家中做客,连续多日,毫不厌烦,而且一无所求,问他何由?刘先生说:“大家都是中国人。”
还有华侨珍姐,是“海洋四号”的老客户,退休好几年了,这次为“海洋六号”提供了后勤补给方面的帮助,周末,还安排自己的女儿开车带新朋友们逛市场,外出参观。她还委托在菜场工作的华人,帮助科考人员收集美国各州硬币。还有移民夏威夷已经20多年的钟先生,每天上午到公司上班,下午就专程驱车半小时到码头,送大家到商场购物,陪同游玩,珍珠港、大风口和美国国家公墓,记者都是搭乘钟先生的车前往参观的。
中国科考船与华侨的友谊从“海洋四号”传递到“海洋六号”,从老一代华人延续到下一代,令人感慨!这样情谊,使“海洋六号”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血脉深情,在人情冷暖的今天,倍觉可贵!
海洋六号科考队员赵强则对夏威夷的公交车感触深刻,“最初,在公交站等车,等啊等啊,大多超过半小时,有时甚至近一小时,等到很烦。坐多几趟公交之后,才发现美国人真的很会算计。原来,这里的公交虽然时间间隔长,但都非常有规律,精确至到达每一站的时间,只要住上一段时间就会了解,所以,当地人都是踩着点去搭公交的,提前五分钟就可以了。因此,以后等公交,要看车站等车的本地人多不,如果有,很快就能等到车;要是车站空空无人,千万别傻等,除非有大把时间挥霍。车辆设计颇为人性化,公交车的车头部分有一活动支架,可以给乘客放自行车,便于骑自行车的人搭乘公交车。当车停稳开门后车身会下降一些,使得乘客下车更加方便。车门上还有一活动跳板,释放后在车门形成一个小斜坡,就连残疾人的轮椅也可自由上下。”走出国门,这群年轻人善观察,这些细节或许会给他们今后的工作带来些启发。
走路、购物之外,就是观赏美女了。“早晨,去夏威夷最热闹的沙滩参观,呵,真是名不虚传,世界各地的美女聚在一起,环肥燕瘦,真是花开万种各有千秋。胖的丰满,瘦的苗条,高的清雅,矮的玲珑,白的养眼,黑的俏丽,端的是美不胜收。大饱眼福之后去逛旅游一条街,不禁佩服外国女子的大胆,大街上竟然上身只穿着胸衣,下半身要么短裙,要么短裤。其中也有可以称之为老太太的大龄妇女,只是下面改为长裙,却不会让人觉得有任何不雅之感,只剩下四个字“赏心悦目”。
当然,也顺便游览观光,科考队员程思海对大风口的印象是“游客中有位小姑娘,大概也就10岁左右,留着长长的头发,而且模仿火鸡染成了五彩斑斓的颜色,在风中激烈飘荡,非常有趣。”
短短的4天补给结束了,当然,除了购物,还有沙滩、大风口等等,还有时间最长的跨国长途电话——2小时23分钟,(此处省略对话5万字)、平均每天步行10km的创举,还有记者在两位首席科学家杨胜雄、何高文的引导和陪同下,步行30分钟,游览了夏威夷的标志景观——Aloha塔,在萧条的塔下,听他们感叹十年前游人如织的盛况,当然,也有科考队员发现了这里的妙处,那就是可以免费上网(免费无线信号),而且还有舒适的房间、椅子和自来水。在塔下,他们和久违的妻儿来了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视频通话;当然,还有太平洋舰队高级官员一行来访时,一位还会汉语的军官口里不时冒出来“Jiaolong”(蛟龙),“xiangyanghong jiu hao”(向阳红9号)、“dayang yi hao”(大洋一号),让人觉得有些可怕,哦,他们对我们居然如此了解!
8月9日,告别夏威夷,第一次参加远洋科考的李琦说,“皮晒爆了,脚走软了,钱花完了,我要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