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科考活动 > 工作日志
记者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获悉,当地时间7月25日早上8:30,海洋六号船首次成功实施多管取样器取样作业。这是海洋六号在经过近10天来,8度尝试后首次成功获取多管取样样品。
多管取样器用于弱扰动沉积物和底层海水取样,主要为海洋环境调查和地质研究服务,作业难度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对海况要求较高。目前,海洋六号船已先后成功实施了箱式取样、浮游生物拖网取样、CTD测量以及海底多波束测量等多种调查手段。
据“海洋六号”船首席科学家助理刘方兰介绍,从7月17日开始进行第一次多管取样,海洋六号船所在的太平洋调查工区海况一直较差,每天涌浪高达2-4米,东北风4-6级,对海上作业造成了较大的难度。由于科考区域海况不佳,科考人员先后对多管取样进行了八次尝试,每次进行多管取样作业都需要海洋六号船进行动力定位予以配合,每实施一次全过程大约需要5个小时。但不尽如人意的是,此前实施的8次取样皆无一成功,最好的一次也仅获得1管约30cm的样品。为此,海洋六号船多次召集技术攻关讨论会,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并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取样方法,经过近10天的努力,科考人员终于成功实施多管取样调查。至当地时间7月25日晚上8:30,已完成多管取样3个测站,其中两次取样器的8根取样管全部装满样品,一次七管满样。
本航次是海洋六号船首次的执行远洋科学考察任务,各种调查设备和科考人员尚处于磨合期中。目前,科考工作已开始近一个月,海洋六号船全体科考人员克服了海况不佳等困难,积极组织各种力量,及时修复船上货梯、造水机以及A型架绞车滑轮等故障,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保障了科考工作的正常进行。
目前,海洋六号船正按照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要求,前往海试点进行多波束和CTD测量,为载人潜水器下一步的海上试验提供基础科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