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征文刊登

王贵玲:加强地调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主动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水环所全面发展

来源:水文环境所 作者:王贵玲 发布时间:2009-06-3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矿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地质找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社会投资信心不足、科研与矿产开发难以结合等问题,制约着地质找矿工作进一步的发展创新。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地质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加快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动员令,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次重大行动。在全国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有助于对地质工作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地思考与改革,有助于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作为水环所的一员,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改革的方向、明确发展的趋势,使科研服务于实践,将地调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我国地质找矿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提高地质科技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支撑能力,增强野外调查能力,中国地调局提出了加强地质科研与调查结合的若干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地质调查工作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地质科研工作主动为地质调查服务的基本原则,统一部署地质调查与科研项目,加大地质科技经费投入。由此可见,地调项目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然而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长期以来,水环所的地质工作者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都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努力,把成果转化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所拥有人才、技术、信息、学科交叉及科研设施相对先进的优势,每年完成各类地调及科研项目不胜枚举,但是由于科技体制、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还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因此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们应当肩负起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尽最大的努力使科研成果服务于生产,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适应现代地质行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对于人才我们应当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地引进优秀的地质人才,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使每个人都有出去学习及锻炼的机会。应以地质勘查项目为依托,在实践中大力培养地调、科研复合型人才。设立科技预研究项目,为中青年地质科技人员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创造条件。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落实一定比例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作为一批重大地质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在野外实践中提高能力。
    地调成果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建设,体现了地质工作强大的生命力;将地调与科研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地调成果的水平和实用性。我们的主体工作是地调,但同时也应注重公益性科研项目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才能促进我所的全面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的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