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征文刊登
资源整合是资源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将人、财、物、时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组合,消除管理、体制和目标的相互分歧,使水环地调中心一切人员和机制配合行动,一致地实现目标。中心对科研资源整合方面的措施与制度较少,目前存在地质基础研究与仪器开发研究结合不够紧密,相互融合较少。针对中心当前科研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一、中心科研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人员配置现状
当前中心人员规模比较大,现有职工276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64人。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58人,物探专业技术人员39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6人,仪器专业技术人员21人,其他技术人员40人 。由于部门科室的限制,科研人才缺乏适当的流动性。存在一定的部门垄断、静态封闭的特征,导致各部门之间的科研人才难以进行横向协作和集合使用。
(二)资金投入的现状
近年来,中心的地质科研仪器研发经费总量有一定的增长,但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对地质大调查经费的依赖性较强。总体上存在缺乏经费的长期稳定支持,研发支出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经费偏低等问题。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足,而强调要求成果的科技含量,致使某些科研成果基础研究不强,完成任务成分偏重。
(三)资料共享现状
经过近几年项目的融合,中心通过项目为纽带在资料共享各个环节虽都有所改善,但还是存在资料封存,追溯不便,无从查起等局面,造成某些研究工作重复进行,效率低下。
(四)成果转化的现状
中心每年取得的科研成果不少,但成果转化的效应较低。中心申请的专利技术有数项,部分获得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转化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比例不高,某些成果随项目终结而封存。 究其原因地调科研成果研究成分偏重,市场实测应用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中心科研资源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
(一)人才整合对策
针对中心科研人才整合不强的现状,构建科研人才分布的信息平台,动态掌握科研人才情况,建立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尝试采用多种薪酬方法来激励,如固定薪酬与变动薪酬、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普通薪酬与特殊薪酬等,重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人员相互融合,交流学习。
(二)资金整合对策
优化经费分配、加强资金监管。一方面,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协调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三个领域的关系;另一方面,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以加强相关科研资金的有效投入与使用,最大限度保障项目应用于科研地调,达到经费整合的目的。
(三)资料整合对策
建立项目成果资料网络信息发布平台。通过建立各个层次的项目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从项目总成果到各级工作内容的逐项发布,加强系统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增强科研成果资料的透明度,保证各研究小组洞悉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减少项目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
(四)成果转化对策
1、要完善技术推广投资制度,带动科技成果开发利用。中心协调部分资金鼓励成熟成品针对市场研发,制定福利政策鼓励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实现成果转化的利益推动力,鼓励一些基础性、投资回报预期较长的成果项目市场研究探索。
2、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室的市场作用。完善技术市场体系,这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基础环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技术供求信息等。强化技术推广室市场意识,建立科技成果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通道,加快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促进中心科研技术产品高效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