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征文刊登

任妹娟: 加快地质找矿改革 推进地质行业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细节问题分析

来源:水环地调中心 作者:任妹娟 发布时间:2009-06-30

    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国土资源部党组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加快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动员令,是实现地质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实现地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认清现阶段经济发展对地质行业的新要求,查找制约地质行业发展的社会问题和自身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并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最后,结合实际工作推进地质找矿改革。下面,针对跨越式发展中的几个细节问题展开讨论。

   一、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地质行业的新要求

    地质勘查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开展经济建设,需要地质先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迫切要求我们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延长工作链,拓展服务领域,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研究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地质发展战略。

    现在,很多人的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对服务经济社会缺乏主动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地质行业的改革发展也要讲究以 “人”为本,以“经济社会的需求”为本。在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同时,围绕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开展地质工作,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优势,结合定位均衡开展地质工作

    地质行业发展了几十年,形成了集调查、研究于一体的专业性地质队伍。队伍中的每一份子即下属的各地质事业单位也各有特色,在不同专业、不同领域有自身的优势,这其中有地质单位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对地质行业各单位的定位与方向指导。

    现阶段,虽然地质调查的任务比较重,但定位和指导方向还是要坚持,要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根据每个单位的特色和优势部署地质任务。各单位要也要坚持在优势领域多投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避免形成什么都会做什么都做不好、丢失自身优势的惨败局面。

    三、持续推进“大项目”机制改革,创造地质科技重大成果

    某些地质项目周期过短,不利于开展区域性、系统性总结工作,难以形成重大地质成果,同时制约了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培养出学科带头人。另有一些重大项目分解层次过多,涉及到的单位和人员不固定,项目成果集成与初始的项目分工在人员上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地质人才的培养。

    因此,建议围绕重大项目部署工作、推进业务,通过重大项目培养和锻炼人才,以大项目推动形成重大成果,实现重大项目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滚动推进,大力做好接续人才队伍的培养。

    四、鼓励自主创新,加快地质科技创新步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自主创新是切合跨越式发展内在要求的重大战略 ,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方面,对于催生和促进地质行业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其中,原始创新的作用最大。但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难度相对也大。加强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都从头干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进科技创新。

    优化自主创新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可靠保障。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引导和管理的职能,从体制上、机制上为自主创新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我们把地质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在重点科学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赢得更多的国家科技奖项,选拔培养一批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学人才。

    本次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不仅是中国地质事业改革发展历程的一次集体反思,更是中国地质事业未来走向的集体探寻,而集体智慧产生的决策通常是更为明智而合理的,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大碰撞都能够带给人们新的期待。我们要把大讨论活动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并把本次大讨论活动与各项实际工作相结合,分层次分领域解决各项问题,实现地质事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