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是最重要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是了解区域地质特征、查明区域成矿背景的主要途径。我国中、东部地区上世纪完成了全部1:20万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并完成了部分地区(一般为重要成矿带)的1:5万区调工作。本世纪开始中、东部各省又陆续完成了部分1:25万区调工作,同时开展了少量的1:5万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即远景调查)。从近几年区调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在区调工作目标定位、工作内容、项目布置、承担队伍的认定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问题。为此,本文主要结合湖南省区调工作现状探讨如何更合理地安排区调工作,并分析合理安排区调工作对地方公益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地质调查在地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是开展地质找矿和各种地质研究所必需的基础资料。因此,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其它地质工作的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最早开展的区调工作是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区域地质特征及区域矿产状况或背景的调查,其成果成为几十年来地质矿产勘查和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最主要的基础资料。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又陆续开展了大量的1:5万区调工作,其中部分图幅同时进行了区域矿产调查。1:5万区调成果提高了基础地质资料的精度,同时获取了大量新的地质与矿产发现和成果认识,为提高成矿规律认识和指导地质找矿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开展的1:5万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不少有潜力的矿点。
本世纪开始进行的1:25万区调成果的意义主要在于基础资料的更新,即利用新的地学概念和地学理论,对地层和岩浆岩等进行重新划分,对各种地质构造的特征、构造样式、构造格架、构造动力学机制等进行重新认识,对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属性及发展过程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填绘和编制新的地质图。目前湖南已完成的1:25万区调取得了不少新的地学进展。如1:25万郴州市幅和衡阳市幅在南岭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动力学方面即取得不少新的成果认识,在各种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综上述,长期以来区域地质调查一直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湖南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1:5万区调,1:25万区调也尚有5幅图未开展工作,因此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区域地质调查仍将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区调工作现状
近10年来我省区调项目主要是中国地调局下发的中央财政项目,包括1:25万区调项目以及1:5万区域地质与矿产调查(矿产远景调查)项目。近几年开始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也安排了一些1:5万矿调项目(两权价款项目)。中国地调局下发的区调项目主要由湖南省地调院基础所承担,承担项目人员多数为长期从事区调工作者。但省厅1:5万区调(矿调)项目的承担单位不少是其它地勘单位,有的是非地调局系统(外系统)单位。
我省共有1:25万图幅14幅,目前已完成1:25万区调的有9幅,开展最晚的常德市幅和岳阳市幅区调项目(联测)于今年4月份完成成果评审。目前尚剩5幅图未安排和开展区调工作。当前无1:25万区调续作项目,2009年也未安排新的区调项目。
我省1:5万区调完成面积仅约40%左右。2009年仅有2个地调局下发的续作项目,未安排新的项目。
2、区调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区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区调工作缺乏规划安排的长效机制。作为国家战略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区调项目的安排应该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持续安排。但目前区调项目的安排与其它矿产勘查项目一样具有随机性,因而造成了以下主要不良后果:①造成区调工作者一定时期内无区调项目可做,如2009年我院基础所即无区调项目(包括续作项目)。②就区调项目的工作性质而言,项目由管理部门按计划下发即可;但目前区调项目被要求按严格的程序来申报和安排,造成了区调项目申报的难度,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浪费。
(2)1:25万区调原本为区域基础地质资料的更新所规划,理应抓紧时间早日完成,以保证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整合或战略性地质资料的完整性。但目前该项工作未继续安排。我省尚有5幅图未开展工作,但却自2007年开始即未再安排项目。
(3)从专业适宜性出发,无论地调局还是省厅安排的区调项目(包括矿调项目)最好由专门从事区调工作的单位或人员承担,在人员装备可负荷的条件下区调项目应优先下发给区调单位或人员。但目前部分矿调项目却由矿产勘探单位或人员承担,与此同时专业区调人员却无项目可做。
(4)区调项目(包括勘探项目也是如此)的经费预算标准普遍偏低,尤其是各种样品测试的预算价格标准大多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从而造成项目预算和工作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对区调工作安排的建议
(1)建立区调工作安排的持续机制。对1:25万区调和1:5万区调工作制定出详细的规划,每年区调项目在规划框架下持续安排。尤其是1:25万区调工作应尽早尽快安排完成,以保证我省1:25万区调资料的可整合性。
(2)由地调局根据规划逐年直接安排项目,不要求与勘探类项目一样的繁琐的申报程序。尤其是区调续作项目没有必要编报年度设计。
(3)优先安排专业区调单位承担项目。
(4)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合理增加区调项目的预算标准。
四、合理安排区调工作对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合理安排区调工作对地方公益性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只有保证区调项目的持续性安排,才能保证区调队伍的稳定。显而易见,一旦区调项目安排上出现断粮,就会造成区调人才的流失。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即区调工作者需要有全面的地质专业知识,对地层、岩浆岩、构造、变质岩等专业知识均要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一旦区调人员流失,待再有区调工作任务时则难以保证足够数量的区调技术人员。
(2)区调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全面的地学专业知识。因此,足够数量的持续的项目安排,有利于壮大区调队伍,培养出更多专业全面、技术过硬的地质技术人才。事实证明,区调技术人员很容易转行从事矿产勘探工作并成为较高水平的矿产勘查人员,而从事矿产勘查的技术人员则需相当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担当区调工作任务。这充分表明区调工作在锻炼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较其它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