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征文刊登

刘伟:如何加快推进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来源:湖南地调院 作者:刘伟 发布时间:2009-06-30
    公益性地质调查主要采用事业体制运行,投资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国土地质资料,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领域提供普通的服务。在实际的操作中,该服务方式在市场化体制下的运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活力,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具体到细节,本人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补充和完善。
    1、项目的保证
    作为一个从事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事业单位,首先需要的项目的保证,如果项目经费年度变化太大,就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不利于单位实力的稳固和发展。
    2、人才的保证
    人才是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开展的基础,在现实中,人才的引进有多个渠道,但最重要的有两个渠道:第一是从兄弟单位中直接引进独当一面的人才,第二是从大专院校引进具一定专业素质和水平的毕业生,并进行锻炼和培养。无论是何种渠道引进人才,最重要的是单位具有留住人才的能力和魄力。
    3、预算的保证
    在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感到部分经费预算是不合理的,例如化探扫面这项面积性工作,需要的人员多,周期长,面积跨度大,并且要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天气等方面的因素,如果以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明显感觉该项工程手段预算标准非常低,人员工资甚至达到了单项工程手段预算总费用的70%,如果预算标准再提高100%,可能才能满足该项工作脱离不亏损的状态,类似的还有岩矿鉴定和测试等方面的工作,预算标准明显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致使项目在操作过程中,部分测试处于亏损的状态。
    4、需要从新发现的矿产地中获得一定得利益
    公益性地质调查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但是,从事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的单位经常处于一种无私奉献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运作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又有新的找矿突破的表现良好的地质调查单位,进行必要的奖励,例如在探矿权、采矿权的利益分割中可以拿出百分之几的股份作为奖赏。
    总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化的观念不断冲击传统地质单位和地质人员的视觉神经,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来对待今天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作为一个对国民经济曾经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从事基础性工作的地质单位,有必要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重新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价值,重新找到自己的社会地位。由此,才能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共患难、共生存。